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鱼(20周年修订版)》读后感_2800字

《大鱼(20周年修订版)》读后感2800字

李宗盛有首老歌叫《远行》,是多年前唱给他两个女儿的,里面有句歌词是:“当所有的等待都变成曾经,我会说好多精彩的故事给你听。”
谢谢《大鱼》里的父亲,说了好多精彩的故事给我们听。我也把《大鱼》做进了我的系列讲书《当小说遇上电影》里,说给你们听。
相对于小说,我更喜欢电影。别弄错了,不是中国的那部《大鱼海棠》,而是蒂姆•伯顿的《大鱼》。这部电影至少看了三遍了,第一次是和我的一个好朋友在她家一起看的碟。看到最后滚字幕的时候,我们俩很长时间谁都不敢去看谁,因为都在偷偷流泪。不是伤感,是那种很温暖的感觉,心头很热,但是眼睛却是模糊一片。
丹尼尔•华莱士的《大鱼》应该算是一部后现代寓言小说,还带着一点隐隐约约的黑色幽默。而蒂姆•伯顿把小说的特性抓得很准,甚至赋予了它更天马行空的呈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igfish是指一条特别大的鱼吗?小说到底讲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讲的是一位父亲的传奇经历,而这份经历是完全无法复制的,我敢说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有着与他相似的经历;而它所隐喻的父子之间的情感却又是极其共情的。大多数人的心被狠狠的一击多是来自于这份微妙而复杂的父子情。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一个男人,怎样才算伟大?
你会怎么回答?书里的大鱼,也就是父亲爱德华,在临终前问自己的儿子这个问题。
儿子的回答是:如果一个男人能得到儿子的爱,那么他就是伟大的。
所以,你觉得,大鱼的儿子,是带着一种怎样的情绪在回应这个问题?他有没有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呢?
我试着把自己作为大鱼的儿子,写下了如下感悟。因为是女性的缘故,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偏差,如果有表述不太准确的地方,敬请谅解。
我的父亲,一生都在讲故事。
如果你有一个只要在你面前,就能不停的给你讲故事,而且故事的主角从来就是他自己的人,你会觉得是件幸福的事吗?
我想,你一定同我没什么两样,在我三岁时,我会觉得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啦。我会听他的故事入迷,我会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我会无比崇拜他,觉得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最了不起的爸爸。
可是拜托,我在长大,我已经三十岁了,他怎么还在跟我一遍遍的讲那些重复了无数遍的陈芝麻烂谷子的故事呢?他以为我还会相信他故事里那些离谱的恶狗、幽灵小镇、有玻璃眼珠的巫婆、仙女、巨人、双头女人、大鱼吗?在我人生迷茫困惑的时刻,我多么渴望他能给我一点建议和引导啊,他却像白痴一样继续开着无聊的低级玩笑,然后绕来绕去又绕到他的那些“英雄事迹”、“丰功伟绩”,他以为我还是三岁吗?
在他自我吹嘘的一生里,在我还没出生之前,他就已经把自己说成了传奇。他说自己一出生,天空就下起了雨,终结了长达四十年的干旱;他说他可以自如的和动物说话;他说他十二岁时,可以通过走路时鞋子发出的声音辨别出家乡的每个人;他说他大概看了一万本书……后来他高中毕业,远离他乡。在经历无数的冒险与奇遇后,他对我妈一见钟情,凭着自己的真诚、风趣和无所畏惧赢得了我妈的心。
后来我来了,坦白的说,最初那几年他确实是个百分百完美父亲。几乎每晚他都会陪在床边给我讲故事。可是渐渐的,他开始不停的离开,每一次回来,我都会觉得他又变陌生了一点。尽管他的事业很辛苦也很成功,但我和妈妈却感受不到什么幸福,他的话也变得越来越少,很少和我们正常沟通和交流。要么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要么就又绕回他那些不可理喻的离奇故事,我发现他竟然是个如此虚荣又浮夸的家伙,就开始有点瞧不起他了。还记得我的婚礼,我人生中那么重要的场合,他令我当众丢脸,讲了一个特别虚伪的笑话,我和他大吵了一架。很长时间我完全无法原谅他,我开始懒得和他说话。
后来我也曾试图和他沟通过,我告诉他:“大部分的人叙述故事,只会平铺直叙,那既不复杂,也不有趣。可那就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真实。”我不想听他胡说八道,“我希望自己能更了解他,希望我们能一起生活,希望父亲对我来说不是这样一个完完全全的可恶的谜。”
然而呢,他仿佛置若罔闻,他给予我的并不是我想要的。我也无法给他正常的友好的情感,有三年的时间,我们如同两个熟悉的陌生人。他通过我妈,我也通过我妈,去时不时了解一下彼此的境况。
这段冰封的情感,直到我爸病重,才开始发生变化。
那天,我走上通往父亲卧室的楼梯。楼梯的照片墙上记录着父亲的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我的心情开始变得异样,他给我讲的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
父亲病情恶化的时候也没有停止讲述自己的故事。而这一次,我对他那些稀奇古怪、自圆其说的故事开始有了新的感悟。我曾经觉得他是个懦夫,因为无法面对惨淡的现实而选择逃避在自己编造的冒险的故事里;我曾经觉得他是个自恋狂,无时无刻不在标榜自己吹嘘自己;我曾经怀疑他是不是从未爱过我,否则他为什么就没有真正关心过我。
而我,怎么就从来没能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
我,突然意识到,我自己是在真心爱他吗?是不是因为不够爱他,所以才不能理解他所有的故事,以及,他用幽默来化解困难,用自得其乐来面对艰难生活的智慧和勇气呢?
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一个原本强壮高大的人如一滩烂泥躺在病床上,如此苍白而虚弱,我就问自己:他还是我父亲吗?只有当他继续开口说那些冷得不能再冷的笑话时,我才意识到,他是,他还是我的那个曾经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父亲。
是的,你看他那副德行,跟我讲话的时候一本正经,其实他又在恶作剧,他是故意的!一层伪装下面是另一层伪装,一层又一层。可再下面是什么呢?是那痛楚黑暗的地方,那些我们根本无从了解的东西呀。他把一切放进了故事里,而那些故事比他本人更无限的接近真实。
于是我终于开始明白:
起初,故事让他成为英雄。
然后,故事成为他避免伤害与被伤害的藉口。
最后,故事会成为他死后希望被缅怀的样子。
弥留之际,父亲问我:一个男人,怎样才算伟大?
我告诉他:得到儿子的爱。
他笑了,四下张望,朝我眨眨眼。说想离开这儿。于是我从洗手间门后找来轮椅,用毯子裹住他,绕过护士,飞快逃离了医院。他指挥我往北开上一号高速,在那片酷似以他名字命名的树林边停了下来,他命令我把他抱起来,穿过树林走到湖边。那些他给我讲过的故事里的古怪的人们:有玻璃眼珠的巫婆、仙女、巨人、双头女人们……他们站在路的两侧,和我一起,与他做最后的挥别。
然后,我的父亲,他变成了一条大鱼,一条绚丽闪烁的生命,回归到了他的自由之地——消失在了无边无际的湖水里。
好吧,不管我曾经有多么抗拒过他,抗拒过他的故事,到最后的最后,我才发现,原来我早已与他,在他的故事里水乳交融。
所以不要去计较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吧,要相信你所看到的,你所感知的,你所爱的。
若我们不愿相信,那是不愿相信我们自己。
以上文字,是我借大鱼的儿子之口的一些感悟。写的时候,也许是代入感有点强,以至于眼前又一阵阵的模糊起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鱼(20周年修订版)》读后感_2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