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不简单的事》读后感1700字
四星推荐!邱国鹭先生在《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是让投资回归本源,买便宜的好公司,注意安全边际,注意定价权,人弃我取,在胜负已分的行业中找赢家。这算是形而上层面的思考,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本《投资中不简单的事》一字之差,却突显了投资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也凸显了本书在中国证券投资中实操的价值。“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的研究心态,高毅资本精挑细选研究标的。在A港股5500多只股票只优选100只左右观察研究。以下为部分学习笔记:
一、投资本质的三个纬度:
1、行业纬度
①行业商业模式:找高毛利率赚容易钱的行业;
②行业竞争格局:找寡头双寡头格局稳定行业;
③看行业的空间:避夕阳躲百舸争流审视周期;
④看行业的门槛:资本回报率和净利润率秘密。
2、公司纬度
看内部的管理机制,看产品的定位。是不是会越大越强,可以自我强化?
3、管理层维度
①能力:战略是否清晰,是否聚焦;执行能力;
②诚信度。
二、自上而下思考,自下而上选择:
自上而下思考就是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圈定行业范围,自下而上选择就是从人和机制的角度来挑选标的。
宏观经济层面主要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结构变迁,以长期的视角找出受益于经济发展而不断壮大的行业;二是周期轮回,找出当前经济周期中最受益的行业。产业层面主要看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在成长期和稳定期,伴随企业利润增长来获取投资回报的胜率相对更高。
自下而上选择的核心要素在于人和机制。在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以上要素考虑的侧重点和要求有所不同。
三、学会研究最重要的问题:
做研究,最为重要的是时间管理,我们每一个人最稀缺的就是时间。第一要研究最重要的问题;第二在正确的路径上持续积累。研究一个课题,可以通过四个逻辑框架去思考,即宏观逻辑、产业逻辑、业务逻辑与财务逻辑。研究或认识一个问题包含三个环节,即归纳、演绎、实证。三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相互验证的过程。要做好研究与投资,三个特质:求知欲、诚实、独立。
四、投资中的变与不变:
面对变化怎么能够做到处变不惊?其实还是基于对基本面的研究,要认识行业规律以及事物变化本质,既是结构性变化,还是周期性变化?寻找长期性的结构性变化。过去5年看好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是需求端,产业升级是供给端。三大类行业:先进制造、品牌消费、金融地产。
万变不离其宗的理念与方法有4个:1、便宜是硬道理,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2、行业格局相对清晰、相对容易研究的行业;3、商业模式、行业属性研究透,要有对行业的洞察力;4、逆向思维和独立思考。投资的本质不在乎你懂各种新鲜的名词或者雕虫小技,而是用合理的估值买有价值的东西。
五、关于港股和海外基金
目前港股市场的话语权仍掌握在欧美资金手里,他们是基本面导向,如果业绩超预期就涨,这个游戏规则对基本面投资者来说比较好把握。但由于港股是离岸市场,所以资金进出造成的波动比较大,这就需要投资者必须对公司有深入的研究才能避开雷区。
相对海外投资者来讲,我们对国内公司的研究更有优势,比如有一家公司我们认为2017年的增长有50%,但是外资券商的报告预测增长只有5%,我们对的概率可能比他们大,因为我们的多次草根调研发现这家公司的产品是脱销的。在港股市场里买那些五六倍市盈率、增长率在30%以上的公司,这种股票比较有把握。
港股散户少,而底部一般是散户抗出来的,所以港股的底部位置比A股低。港股在底部时做空的力量还很活跃,所以相对容易在底部买到量。在底部买入筹码的时候,有的港股代价还更少些。港股一旦明朗之后就不太容易有右侧的机会,要偏左侧一点儿,港股的左侧比A股的左侧更容易买和卖。港股挖掘价值的时候不能光从估值的角度出发,要尊重不同市场的估值偏好。另外,人少的地方不能去,虽然我们要做逆向投资,但是我们要更多地在大家绕不开的地方去做逆向投资。
减一星的原因一是该书不是一位作者,投资策略差异较大,对于阅读者会有理念冲突的可能;二是各期讲话的整理稿,重复较多。以上两点也正是高毅资本的魅力,保持多元化,保持不均衡,反复沟通切磋,才能在复杂的资本市场中走得更远。感恩分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读后感_1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