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诡事》读后感1500字
我真的是太闲了,居然把这样的书读了40%。书写的简直不能再稚嫩了,像极了儿童文学。故事也完全是道听途说、平铺直叙,没有一点惊悚恐怖可言。同样写“黄皮子”,看看人天下霸唱。当年躲在被窝里打着台灯看《黄皮子坟》,头皮发麻且出了一身的汗,感觉全身只剩下了毛孔和脊柱神经。读这个,尴尬地我咧嘴都不知道是要不失礼貌地笑笑还是赶紧把嘴闭上。
书开头的三四句话还算出彩,通过指出科学无法解释超自然现象来深化主题。虽然我们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超自然现象反自然,要破除一切的封建迷信。但我觉得这不对。首先,“超自然主义不是自然主义”是不能逻辑周延地推导出“超自然主义是反自然的”。我们说“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发展和变化之中”、“世界是可知的”。但我们却在对待超自然现象时迂回矛盾,认为人的行为和自然的运动规律相吻合是我们的追求。那问题在于,人类发展的止境在哪里?我们把握了自然规律之后是和自然的发展获得了相对的静止呢,还是说发展是永恒的,我们终究有一天要面对比自然现象更难以理解的超自然现象呢。我们同样坚持“可知论”,但可笑的是我们并没有在“超自然主义”的领域里坚持这一点。我们自欺欺人,只能无力且稚嫩地否定这种现象的存在。问题在于,到底是没有超自然现象呢,还是我们目光短浅思维局限没有认识到它呢?其次,关于打破迷信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就是玩了一场文字游戏而已。因为有的时候,我会分不清“迷信”和“信仰”有什么区别。我们讲破除迷信就是要不信鬼神,。但问题是一句陈述句就能讲清的吗?我们为什么在过去“迷信”,我们为什么要在现在和将来“反对迷信”。我们究竟是在反对鬼神,还是在反对那些捏造鬼神之人的别有用心,或者是那些别有用心地利用鬼神为祸一方的人。凡事都是要问个为什么的,我们有时候真是懒惰地让自己无地自容。如果我们能这样思考“迷信为何”,我们也同样有能力思考“信仰为何”。然后发现二者究竟是孪生的呢还是并非同胞之变,又或者明白此二者在某些情况下根本就是同一种东西,那些隐藏其后的势力同样的见不得人,同样的面目可憎,同样的缺乏理信。再一次想起名家的“名实之辩”和“坚白之离”。
我要讲个可笑的故事。大一刚开学,和室友的相处难免尴尬。晚上熄了灯,该睡觉的睡觉,该熬夜的熬夜,大家好像都不知道大学宿舍有“夜谈会”。某一晚,不知谁打头讲起了学校的灵异事件,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四个人你来我往,聊到了凌晨三四点。。。之后的事情非常糗:我们四个不敢去洗漱间洗漱,直接睡了。睡之前还把法制史的书镇在了枕头下以防做噩梦。遗憾的是,我们依旧害怕到睡不着觉,然后两两达成共识,和室友挤了同一张床,抱着室友胳膊一觉到中午。我们从天南地北来,从小接受马列毛邓社会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改造,但恐惧却是那样的相像真实。我们改造思想,但却没有让这种改造触及人的心理。就像《寻龙决》里那些上一秒高喊“真正的无产阶级是无所畏惧的”,可下一秒就要在汹涌而来的食人蜢浪潮里抱头鼠窜。。。更为可笑的,他们高喊无所畏惧时紧握“红宝书”,他们一边打倒一切的牛鬼蛇神,一边又在神化另一个人格。。。当然,还有一种“迷信”来得毫无厘头。我妈坚持“正月里剪发死舅舅”,非逼着我在腊月28晚上修头发。然后我在楼下理发店将就的结果就是,理发小哥剪坏了发型,让我在2017年一整年都不能披发。但我也不敢轻易就说我妈“迷信”,因为这是家乡的风俗习惯,父母看重它绝不是怕有不好的结果发生。这在他们看来是自然的,就像即使你讨厌吃月饼,但还是要在中秋节晚上意思一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童年诡事》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