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富人的逻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保有财富》读后感_2800字

《富人的逻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保有财富》读后感2800字

富人如何创造财富、保有财富?
01 一生的必修课,财商教育
创造财富、保有财富并使财富增值,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没有物质基础,其他的都是空中楼阁。遗憾的是,我们80后自小接受的教育,只对语数外高要求;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体育、艺术有要求,却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课,财商教育。
所幸,理财投资是一项能够学会的技能。我也是最近两年才意识到,现在赶紧恶补这门课。
即使在发达国家如德国,这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本书的作者是一名成功的德国房地产市场投资人,以德国人特有的严谨,阅读大量文献,做了大量调研分析,用事实和数据向我们展示财商中最重要的两门课:创造财富和保有财富。
02 开源创业,使财富增值
大多数财富都是靠经商创造的。作者调查发现,自雇人士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为别人工作的人。
推销能力是创造财富的关键。一名出色的销售人员需要具备以下所有素质:
(1)讨人喜欢的性格。要擅长于推销,你需要看上去像是别人喜欢并信任的那种人。
(2)出众的社交技巧。你需要乐于结识陌生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都愿意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3)对于挫折的高耐受力。任何一名出色的销售人员所需具备的关键技能是在面对拒绝时不要放弃。出色的销售人员不会把“不”作为答案,而是会努力将这最初的“不”变成“行”。出色的销售人员知道,在最终达成交易之前,他们听到的反对答案要比肯定性答复多。
(4)高度的共情,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倾听他们怎么说——并且还能坚持到底,达成交易。
(5)充满自信。如果你缺乏自信,对挫折就不会有足够大的耐受力。
(6)配套的专业知识。你推销的产品或服务越贵,这一素质就越重要。如果你没有相当深厚的专业知识,你就不能卖出价值数亿美元的商业地产或是价值数十亿的公司。
03 量入为出,区分节俭和吝啬
创造财富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保有财富是同等重要的一门学问。
我们经常在新闻上读到,关于那些中了大奖、体育明星、流行歌星和好莱坞演员债务缠身、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的报道。
人们在概括“财富”时,往往把这两个人群混为一谈: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和赚得很多但拥有的财富经常很少的人。赚得很多的人不一定拥有很多财富。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他们的消费习惯。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量入为出。
作者调研发现,百万富翁大多过着节俭的生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健康的生活方式花销更大。
50%的受访者从没买过超过2.9万美元的汽车,95%的人没买过超过6.9万美元的车。
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只有24%的百万富翁买了新车,而租用自己所使用的车辆的只占20%。
79%的人没有购买或租用过宝马或雷克萨斯,75%的人没有购买或租用过梅赛德斯-奔驰。
百万富翁,甚至大多数千万富翁并不靠消费品来享受生活。他们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更多地与家人、朋友、宗教、财务独立、身体健康还有或许偶尔打打高尔夫球有关
虽然接受调查的97%的美国百万富翁拥有自己的住房,但没有多少人住的是豪宅。
70%的百万富翁说,他们会将穿坏了的鞋拿去修,而不是买新鞋。
·一半的人说,他们会将家具重新装饰或者整修,而不是换新的。
·一半的人说,他们因为长途通话过于昂贵而更换了电信服务提供商。
研究人员还让百万富翁们记录自己30天内的活动。93%的人闲暇时与子女或孙辈在一起,88%的人和密友在一起,46%的人去麦当劳或汉堡王,31%的人去沃尔玛或凯马特购物,只有26%的人去了像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店这样的高级商场购物。
巴菲特就很爱汉堡和薯条。即使被邀请吃丰盛的日料或者中国美食,他还是喜欢另点一份汉堡和薯条。
储蓄与坚持健康饮食有很多共同之处:饮食上的小错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叠加,钱花多了,储蓄就少了。另外,自我约束会带来长期的回报:不让自己现在吃一条巧克力或者买一辆新跑车,你最终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管是大笔的财富还是完美的身材。
节俭和吝啬是两回事。攒钱来创造你的财富并不意味着在你早就已经挣到了第一个100万以后,还让自己过得像个乞丐一样。适时量力奖励自己。储蓄既需要自我约束,也需要强大的动力。
结论:“德国的富人很少像其他地方的富人那样沉溺于炫耀性消费。德国也没有多少无所事事的富人。在各种社会背景下,德国精英阶层人士都主要通过工作来定义自己。”
04 一些储蓄和投资建议
永远确保你的储蓄策略是建立在双重基础之上——房地产和股票。
需要记住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不要动用你已经投在股票上的钱。还没等到牛市,就撤回钱,意味着损失。
每次当你的收入——如果你是自雇人士的话,就是你的利润——增加时,将增加的这部分收入的50%用于长期投资。
如何赚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许多人高估了他们在一年内可以做到的事情,但是低估了在10年内能够做到的事。
研究表明,人类所取得的大多数伟大成就——不管我们说的是财务上的成功还是在艺术、音乐或体育等其他领域的成就——都需要10年时间才能取得成果。
成为百万富翁并不需要高于常人的智商或出类拔萃的学术才能。
在你写下了自己今后10年的总体目标后,将它细分为每年可以实现的较小的增加值。
普通投资者不会通过购买股票赚大钱,可以按照巴菲特的建议,投资ETF基金。投资房地产是更好的选择。拥有房产迫使人们在储蓄行为上非常自律。投资房产也讲究技巧,升值最多的还是一二线城市的房产。
富有的企业家特别偏爱购买房产。超过半数表示企业家精神是自己创造财富最重要因素的受访者明确提到,拥有房产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反之亦然:在明确认为拥有房产是创造财富最重要部分的人当中,40%也提到企业家精神是重要因素。
大多数投资者更有可能通过买入房地产基金或房地产股票进行所谓的“间接”投资。就我自身而言,按照南京现行的政策买不了房,我就投资房地产股票,买了万科、华夏幸福和保利,现在是熊市,是建仓的好时期。
05 我最近投资的一些心得体会
最近有些心急,每个月拿到工资就去加仓。现在股市两千多点,即使不是底部,也是半山腰了,深怕踏空。看到格力从44元跌到40元赶紧加仓,没想到过两天还能跌到38元。实际上,如果看准了公司的优良业绩和前景,38元买和40元买区别也不大。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成为股东后,这些优质公司盈利就是在为你赚钱。大可不必每天盯着盘看,我前阵子每天上午盯着盘看,就没时间做其他事情了。还不如多学点看财报的知识。巴菲特买股票几十年也没用过电脑,而是通过读年报的数据,独立思考。
我现在年报学得不精,主要是一边通过阅读书籍学看年报,一边凭借常识买入优秀企业,并且分散投资。
然而,正如本书中所说的,能够在股市中盈利的毕竟是少数,连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也建议普通人不要买股票,而是买ETF。因此,我调整了一下资金,把准备买入股票的一部分资金,坚持定投ETF。
经过自我心理调整,没有那么急躁了。之前在开源的过程中,有点不顺利就会沮丧。本职工作比较容易上手,是因为我为此念了十几年的书,准备了十几年。而想要做副业、理财,是最近一两年才有的想法,因此还不能太心急,用刻意练习的方法,反馈、调整、提高。
王尔德说,“我年轻时,以为金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如今上了年纪,我明白的确如此。”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富人的逻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保有财富》读后感_2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