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与骚动》读后感700字
自己看看不懂,还是需要借助一些文学评论,我才能浅显地理解其中的涵义。毕竟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容易读懂的。我写下看法,希望对后来的读者有所帮助。这本书不是普通的叙述,而是通过意识流(从一个想法到另一个长大点直接跳转没有逻辑没有顺序,除了正常的思维活动也有潜意识和下意识的活动)这样的手法来写的,作品四章,第一章小本(班杰明)视角,第二章昆汀视角,第三章杰森视角,第四章普通视角(迪尔希视角),因为小本是只有三岁智商,意识混乱,昆汀当时想自杀所以意识也是混沌的,所以第三章第四章容易读懂,建议先读后面两个以免中途弃书。
作品并不是像其他作品中有连续的故事情节或者大量的环境描写,而是大多是心里描写和对话。
小说的主题除了很多评论中说的讲了美国南方大家族的衰落史之外,女性视角给我的影响更大。背景是美国南方,对女性的歧视。康普逊先生表面贴体太太,为了满足妻子的愿望卖掉地送昆汀去哈弗,实际并不尊重她妻子,会当小孩的面挖苦莫里舅舅。昆汀坚信女子贞节是家庭荣誉的象征,所以即使是通过乱伦这种想法也想保住小卡的贞节,但最后还是接受了周围人的“女人都是骚货”这一想法,最后郁郁寡欢自杀,杰森更是蔑视女性,一系列粗俗的语言“贱人”“母狗”等。小本没有思维,还是用哭闹来阻止小卡喷香水(意味着改变)。作品中凯蒂(小卡)从童真到堕落的转变是小说的主线。文章表面上意识流使顺序混乱事件混乱,但实际上是有顺序的,第一章小本视角讲小卡的童年时期,第二章昆汀视角讲小卡青少年时期,第三章杰森视角是小卡成年时期,展现小卡的生活道路,从侧面展示美国南方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家庭冷漠造成最后的悲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