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饭:无须自控力,三观最正的瘦身指南》读后感4000字
【适合阅读人群】
想减肥的人
就是减不下来的人
一吃就停不下来的人
探究“吃”的本质的人
说自己“喝水都会胖”的人
健身减脂的人
总结概括:本书探究吃的本质,深究到底什么原因能让我们吃过多的实物从而变胖。他的实验过程非常有趣,实验结果也非常有说服力以及可信程度颇高。本书作者主张不用意志力刻意减肥,通篇提倡改变饮食习惯从而减少暴饮暴食/过度进食等行为而达到轻松减肥的效果,大前提还是保证健康、每天能吃饱的情况下的科学方案。
阅读类型:生活-时尚养生
阅读评价: 4星,总体来说书里对于大吃特吃的概念、案例、结论都是有理有据,读起来也容易接受,还能改变对吃这件事的固有看法,方便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更好的去减脂。有科学实验、有真实案例、整本书风格诙谐幽默,读到一些概念/真理有醍醐灌顶之感。扣一星因为它封面写:无需自控力就能轻松减肥!我感觉有丶吹牛逼(.....)
初衷/兴趣点/为什么要阅读:在研究饮食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想不断扩张对于饮食理论性知识版图,充实自己的知识库,理性、科学减肥。这本书的作者写作初衷与我想知道的信息不谋而合,他终其一生在研究人们为什么会吃过多的实物,而肥胖就是因为人们吃了过多的食物。
WHO作者:Brain Wansink,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与品牌实验室负责人,曾任达特茅斯学院、伊利诺伊大学、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并在内地克鲁军研究实验室担任客座教授。被尊称为“食物界的福尔摩斯”,穷其一生都在研究一件事:到底是什么因素让我们吃下了过多的食物。他的实验过程严谨而又妙趣横生,而研究结论出人意料却又让人恍然大悟。
WHAT:这本书写了什么:
1. 无意识额度:
我们进食略少或略多、但意识不到的额度或者区间。假如你每天摄入2000卡路里可以保持你的体重正好不增不减(如果每天的热量消耗量=摄取量,人体就处于能量平衡状态,能量平衡所需卡路里根据个人身体和当天活动量变动而变动),但是有一天你只摄入了1000卡路里,那你一定有感觉,吃的少了甚至会发晕。如果你吃了3000卡路里,你也会有感觉,有点撑,稍感沉重。但是如果卡路里在一定范围内(即无意识额度内)我们会感觉正常,体会不到细微差别。比如1900卡路里和2000卡路里,2000至2100卡路里。这就是积少成多理论,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如果每天摄入比自己基础代谢+运动消耗所需要的能量多100卡路里(仅仅两块太妃糖),一年就是36500卡路里,一公斤脂肪7700卡路里,一年就是会胖5公斤。
2. 无意识进食:
我们在本性上不会边吃边问自己是否吃饱了,更不会停下来反思是否吃的过量,我们吃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无意识的)寻找吃饱的暗示或者信号。拿的容器越大,吃的就会越多。作者这里去电影院做过实验,即使有人刚吃过午饭,拿到大桶爆米花的比中桶的人还是平均多吃了53%的量,给的多,吃的多。
只是菜单上吊胃口的描写或者高雅名称或者对饭菜好吃抱有期待,就能让你吃的更多,你甚至意识不到这件事。就好像超市任何数字的促销标识都会让人们采购量比通常多30%-100%。
3. 节食无意义
因为1.人体会抗拒节食,2. 人脑也会抗拒节食。3. 日常生活环境难以节食。人的身体经历了上百万年的进化已经非常聪明,就像烧水的炉子。它需要燃烧更多食物时会开足火力,加快燃烧;当它需要较少的食物时,他会关小炉火,慢慢的烧。节食,只会让身体进入节能模式,反而更难消耗脂肪。
如果我们一再抗拒某样东西,最终我们可能会越来越渴望得到它。戒掉自己喜爱的食物不可取,减少我们进食的总量倒是可以实现。逼自己吃不爱吃的东西,不如吃自己喜欢的但是减量的食物(但是不是在劝大家吃垃圾食品!警告!)。
4. 胃不会“算数”:
我们生来不会精准计算自己消耗的食物,所以我们靠自己停止进食,基本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胃不会算数,我们也很健忘,我经常吃了一些东西,转眼就忘了我吃了。除非计算自己吃的东西,否则很容易吃的太多。除非周期称重、衣服紧得穿不上,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平日吃的太多了。因为人不管短期内的胖瘦,都是不痛不痒的,所以身体本身意识不到。我们通过常识判断自己是否吃得饱了,而不是关注自己的身体是否真实的饱了,我们吃的是自己想要的分量,而不是需要的热量。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比通常吃的分量少,就会觉得自己是饿着的。我们会目测一下自己认为需要的分量,取食,吃完。
胃有三个设定点:
• 饿死了
• 饱了还能吃
• 吃撑
但有上限和下限,即使多久没吃东西,饥饿感是一样的。吃太多的话,有一个顶点,再也吃不下了。但是限于这两个上下线,中间就是灰色地带,随便吃,哪怕快到顶点了。越胖的人,越依赖食物分量/外部信号(比如碗里还剩多少饭)的判断,很少关注自己的饱腹感。饭量越大的人,对自己进食量就越低估,往往总觉得自己没吃多少。20分钟原则:等你的胃发出饱的信号的时候,你不但早已吃饱,而且又多吃了一盘了。
5. 大脑“偏向”
无论何种产品,包装越大,我们消耗的就越多。大瓶果汁、大瓶洗发水、大桶洗衣液。拿到大号包装我们会不自觉的吃掉(或者倒出)更多,因为更大的分量,暗示着一个消耗标准,即适宜或常见的使用量或食用量。就好比我倒洗衣液,每次都倒得比建议使用量要多(不自觉的)。即使控制食物总量,较大的餐盘仍然可能使你多盛食物。同样的,增加食物品种,会让人吃的更多。
人的大脑还有一个偏向,会过度关注物体的高度而忽视其宽度。在不倒满杯子的前提下,倒进宽口杯比倒进窄口杯的饮品通常会多出30%,所以时刻提醒自己,喝水可以用宽口杯子,喝饮料一定记得要用窄口杯子。“想要瘦,杯要瘦”。
6. 可见饮食法
人们大都采用了可见饮食法,即看到就想消灭掉。
我们可见食物越多,越想吃掉他们。越喜欢某个食物,我们咀嚼的更快。想的越多,吃的越多;
如果期待某个餐厅、某顿美食、和某人一起进餐,会吃的更多;
人们在开心的时候会吃的更多。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拒绝食物的诱惑,但我们可以不看食物,就是把零食统统给同事们分发出去,家里不放零食,转移自己对大吃特吃的注意力,让吃零食付出更多的“代价”,故意设置吃的门槛,在取得食物的路上设置犹豫机制,让自己再好好想想吃这么高热量的零食到底值不值得,比如藏的很高,让食物不是随手可得,获取起来很麻烦就不想吃了。
7. 无意识饮食剧本
我们进食的时候,常常按照我们自己心中设定的剧本行事。比如开了电视,不自觉地去打开一包零食,去冰箱找吃的,即一些模式和习惯让我们遇到一些场景,不知不觉自动开始搜索食物。经常看电视的人比不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超重,任何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事都能让我们多吃。
当我们与喜欢的人在一起时,往往会忘记自己吃了多少东西。我们还会跟着别人吃饭的快慢、多少而调整自己的吃饭节奏,不自觉的模仿整体的速度和餐量。所以说胖会传染....一家人的体型很相近是有原因的。在餐桌上呆的时间越久,吃的越多。
因此,我们要:吃饭速度向桌上最慢的人看齐;有饱腹感的时候适当拒绝别人非要给你添饭的好意;吃饭的时候不能分心,如果非要分心,在开始吃以前就确定自己要吃的总量,不临时决定多吃更多。
8. 无意识改善饮食
我们可以从无意识过度饮食改变为无意识改善饮食。改造环境,避免过多进食。我们无需承诺除重大牺牲,只需要选择克服自己无意识过度饮食的习惯。
给自己立规矩比如:
• 除非我当天运动了,否则不能吃薯片,且运动消耗要大于薯片热量
• 先扔掉一半薯条,再开始吃;先拨出20%的米饭,再开始吃
• 我可以吃甜品,但我必须以跑了5km来交换
• 要水喝,尽量不喝饮料,非要喝饮料用运动交换
• 非要吃高热量食物,尽量找人一起吃(........)
本书的自我联系:
1. 只有一件事,能够强大到打败一时的任性——就是习惯。人的思维、想法、习惯,存在在身体里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要么他是正向的,要么他是反向的,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想法、思维定式、懒惰习性,把它调整成为积极的、正能量的想法。比如你可能根本不喜欢运动,但其实你只是不习惯周期性运动而已。对于天天运动的人,已经不习惯不运动了。不运动还特别能吃,你不胖谁胖..
2. 最好的节食,就是你不知道你在节食,你这个行为习惯是可以一辈子执行的。
3. 虽然很多人都标榜自己很自律,但最靠谱的办法是每晚面对事实,在一个小方块上打钩,小方块是你年初定的计划的每日执行版。比如我要读多少本书,每天至少要读30-45分钟才能完成计划。天天光嘴上说、发发朋友圈,是我最看不得的一种表现形式。
4. 不强迫自己做巨大改变,习惯也是慢慢养成。比如上面提过的原则,每天可以执行一条就够了,坚持执行,坚持每日打卡,复盘。我手机上有打卡app,家里到处贴的都是我的工作、健身、饮食计划,也有贴excel自己做的表格打卡。月末总结自己打了几个对勾对自己进行批评或者表扬,细化年初定下的目标。
5. 书里有一个BUG(漏洞),就是说少吃点就能瘦。这个不一定的,瘦是上文提到过的:消耗能量>进食热量=消耗赤字。只有最后这个值等于负数,才能减肥,所以少吃也有可能只是保持原来的体重。有点听不懂?大白话就是:你吃进去的能量<你今天消耗出去的能量,才能瘦; 你进食的能量=你消耗出去的能量就是持平,不胖不瘦;你进食的能量>你消耗的能量,你就会胖。
6. 一定要坚持鸭!
Q:那我就是管不住嘴咋办啊,我控制不住啊!
A: 别减肥了,就胖着吧,爱吃多少吃多少,也就没别人好看也就一直胖着而已,没啥。
Q:不想运动能不能吃点甜食什么的?
A:理论上可以吃,但要计算自己的消耗量和甜食热量,不要吃的太多了。但是减肥期间尽量不吃高脂的东西。
Q: 为啥不能用断食、苹果减肥法?
A: 除非能坚持一辈子,先不谈这种减肥方式的健康与否,即使真的瘦下来了,你没有改变饮食习惯的话还是要胖的,主要是从脑子里面改变饮食的习惯。饮食习惯不变,再怎么运动都不太管用。因为吃总比运动更轻易,热量稍不控制就超标。
Q:我吃不饱真的很难受啊!
A:那就多吃吧!!!没啥!!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选择呀。天天吃的太饱,不超标还好,超标了,还要花时间精力去减肥,那还不如少吃点?想想自己理想身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好好吃饭:无须自控力,三观最正的瘦身指南》读后感_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