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3500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上菩提是非常平实的;古德告诉我们,道在平常日用间。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绝对是平常的,最高明的东西就是最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最高明的。做人也是这样,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极点的人就是最高明的人。老子也说过“大智若愚”,智慧到了极点时是非常平实的。
——南怀瑾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因我礼汝:不是偶像崇拜
大家要注意啊!刚才讲叫我们学佛的人要不住相,不住相布施,先说明不住相的福德,这个智慧成就的功德,智慧是无比的大,无量无边。现在进一步真正告诉我们,怎么样见佛?很严重啊!我们大家学佛都想见到佛。他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不可以身相来看见佛呢?
须菩提答复世尊:“不也,世尊。”同学们注意啊!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那么你或许会说,庙子里为什么要弄个偶像拜呢?那不是偶像啊,真正的佛同其他许多宗教一样,是反对拜偶像的。那为什么画的佛,塑的菩萨都可以拜呢?答案是四个字“因我礼汝”。因为我(佛)的形象存在,你起恭敬心拜下来,那个像是一个代表而已。你这一拜不是拜我,是拜了你自己,你自己得救了。任何宗教最高的道理都是一样,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你这一念真诚的恭敬下来,不要说画的佛,就是拜一根木头,拜一块泥巴也罢,诚敬的一念专心,你本身就成功了,就得救了。这叫“因我礼汝”,这并不是拜我啊!佛说的,是拜你自己。你自己的什么?你的心,你的诚敬。
所以,不但不能以这个偶像认为是见佛,即使是佛在世的时候,都不能看他肉身为师,那是着相。有一个人着了相,《楞严经》中阿难就是犯了这个错误。佛问阿难:你为什么跟我出家?阿难说我看你相貌好,又放光,绝不是欲念来的。佛就骂他:你这个笨人,你着相了,是爱漂亮出家的。因此他碰到摩登伽女,有此一劫,这就是着相,所以佛说不能以身相得见如来。
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四句很重要,要特别注意把握住。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你说打起坐来有境界,不打坐就没有了;境界就是相,凡所有相,都是不实在的。
怎么样才见到真正的佛呢?见到法身才是真正与佛相见了。若见诸相都不是相,这不是讲空啊!一般多解释成空,那是乱解释,既然是空的,何不译成一个空的,那该多简单啊!他只说,“若见诸相非相”,非相是什么?没有给你下定论!所以一般人念《金刚经》,在这里自我下个定论,认为是空,那是你的想法,不是佛说的;佛只说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重点是,佛只告诉你不是相,并没有告诉你空!道理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无所住。
3、法身、报身、化身
现在我们晓得成佛有三身,清净是法身,圆满是报身,千百亿形象不同是化身。我们推开佛法的立场不谈,专从佛学的观念来看,法身就是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借用现代的观念来说,就是一切的能源。报身是所谓的现象,法身是体,所谓不可以身相见如来,就是不要把现象当作本体。至于化身,是他的变化,作用。换句话说,法、报、化三身,拿哲学的观点来看它,就是体、相、用。宇宙间一切的事物,它本身都有体相用。譬如水是体,水泡了茶,茶是它的相;做了酒,这个酒也是相,不管是酒是茶是冰淇淋,那个水的本身性质是法身,是体;同样的一滴水,变化各种不同的现象,那是它的用。在理论上,这是我们必须先要了解的法、报、化三身。
4、法身成就
在佛法里讲,修持成功的人,禅宗所谓大彻大悟,也就是《金刚经》上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悟是悟的什么呢?是宇宙万有生命的本体,就是法身,也就是《心经》上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金刚经》的开经偈所说,“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也是指法身而言。一念不生全体现,也是指的法身,法身是无相的。
5、圆满报身
至于圆满报身,就是修持方面。前面我们也提到佛有三十二种特殊的相,有八十种随于特殊相所生的随形好。这个就是说,凡是成就的人,得道的人,父母所生的他这个色身就转了,这是报身,也是肉身。为什么讲他是报身呢?一切众生所有的身体就是报身,一生过得非常舒服,样样好,享福一生,是他善报所得的报身。有人很痛苦,很艰难地过这一生,这是他过去生所种的不善之因,招致有这一生的这个报身。至于修道有所成就的人,这个报身就转了,道家一般的观念所讲祛病延年,长生不老,就是报身转了。报身修到完全圆满时,整个的人脱胎换骨,就具备了一切神通。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所以说圆满报身非常难得。
6、化身:身外有身
一般道家所讲的修气、修脉,打通奇经八脉,与密宗所讲的修通三脉七轮等,多半侧重在修报身开始。一般所讲的止观、念佛、参禅,多半侧重在修法身上着手。至于报身成就了,修到身外有身,这个肉体以外,同时有另一个身存在的,就是化身的作用了。这是法报化三身大致的情况。
7、即身成就
普通一般学佛的人,在理论上所走的都是法身路线,密教号称要三身成就,因为三身成就的人,学佛才算真正到家。三身成就另外一个名称,也叫做即身成就。这个里头两个字不同,即“生”成就,这一生成就、成功了,了了生死,这是即生成就,生命的生。要想即身成就啊,在理论上讲,几乎比这个即生成就还要难,需要所有的戒定慧,所有的修行,去转化父母所生的这个四大色身。要把色身完全转化了,才修到即身圆满成就。
据密教传说,因为莲花生大士是密教的教主,不像前一生走涅槃的路子,所以骑白马腾空而去。当他亲自现身时,永远是十八岁少年相,没有变过,偶尔会留一点小胡子。这个就是说明报身的成就,修成而永远存在;也就是道家长生不死的观念,所谓与日月同休,天地同寿,这就是报身圆满。当然,报身修成了以后,自然有化身,一切神通具足。所以,要修到即身成就,才算真正学佛圆满。
8、不可着相
我们了解了这些理论和说法后,就知道《金刚经》大体上,是着重在见法身。如何见到法身?就是悟道、见道。《金刚经》是般若的部分,所谓般若是侧重于证得实相般若,就是生命万有无始以来的本体。报身、化身则是属于境界般若,所以佛提出来,不可以身相见如来。《金刚经》这里所讲的如来,就是与一切众生共同的生命的本来,生命的本体。所以说,我们有信仰,有虔诚是可以的,但是过分着相是不可以的,不但学佛不可以,任何一个宗教,都不可以着相。
以我个人的经验,执着身相的人非常多。过分着相的人,在医学上叫做宗教心理病,没有办法治疗。不仅是佛教方面这类人多,所有的宗教,都有信徒并不追求教理,只是盲目地信仰,变成宗教心理病。佛法里一句话,就是太着相。所以《金刚经》翻译成“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就是说是智慧的成就,不着相,不能以身相见如来就是这个意思。
9、道体是不可以身相见的
很多人学禅,做各种工夫,常问:这个境界好不好?这种现象怎么样?千万注意一个要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今天修行打坐这个境界很好,但是你要晓得,你不用功不打坐,那个境界就不好了,可见这不是道。假如盘腿道就来了,不盘腿它就变去了,这叫做修腿,不叫做修道;盘腿就有叫做得腿,那不叫得道。所以借用《中庸》一句话,“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就是《心经》告诉我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理,并不因为你去修就多一点;也并不因为你不去修就少了一点。如果是修它就多,不修就少,那就是有增有减了,不是道体的道理。道体是不可以身相见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10、道在平常日用间
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说假使前面看到一个佛好不好呢?根据《金刚经》的道理,你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你真看见一个佛站在前面,劝你赶快去检查眼睛,一定有毛病了。也有些人或者听到什么声音,或者心里有一个特殊的灵感,一般人就去玩这个灵感了。你千万注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上菩提是非常平实的;古德告诉我们,道在平常日用间。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绝对是平常的,最高明的东西就是最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最高明的。做人也是这样,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极点的人就是最高明的人。老子也说过“大智若愚”,智慧到了极点时是非常平实的。
人常常自命不凡,但那是自命啊!是自己认为自己不凡而已。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你才会体会到最高的……我们学佛学道,千万要丢掉那些神奇、不平凡的观念。能到达人生最平凡之处,你可以学佛了,也知道佛了。换句话说,你可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佛不可以得,人世间一切相也不着了。随时不着相,就可以见到如来,见到自己自性的法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_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