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读后感_1200字

《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读后感1200字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历史“清末·中华民国”的一卷。作者菊池秀明将19世纪太平天国运动到1936年西安事变之间的时间段划归为“复兴中华的尝试”进行叙述,序言“南来之风——来自边地的复兴中华的尝试”是本书的主题,为我们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甚至鲁迅等等,作者以这些出生于南方的改革家、思想家、革命家们为主角,以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来表现那个时代的变迁。虽然总体上,本书依然和其他历史书籍一样,以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为主线,未像其他几卷一样重视整个社会的历史形态,但正由于将鲁迅在内的上述人物作为主角加入,使得本书展现出的那个时代更加立体化和多样化。
此外,作者加深了对中日关系的笔墨,让国内读者更加客观地了解那段历史,对当时的东亚关系甚至世界形势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作者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态也毫不掩饰,旅顺大屠杀、皇姑屯事件等均有提及。
以上是本书的优点,在我看来,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内的读者来说,还有一些稍显不足之处。
或许本书最初的面向群体是日本国内的读者,作者引用的大多都是日本国内的数据,在最后的引用书籍离去,作者还对这些书籍特意做了一些介绍,用心良苦让我非常感动。但这些年随着苏联、台北等地大量史料的公开,大陆学者专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公布,作者的一些观点和资料可能有一些可以斟酌的地方。(比如五四的起因等等)
其次,作者对一些重要事件描写的太轻描淡写了。比如不了解那段历史,很难理解东北、日本、苏联当时的关系,以及张学良一系列选择的因由。还有辛亥革命和清帝退位,以及孙中山“ 让位”袁世凯从书中第一次读到这段历史的人会觉得很突然。
再次,以“南方之风”为主题,似乎对慈禧、文祥以及北洋政府等北方势力为“复兴中华”所做的一些尝试忽略了。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真正站在政治舞台中心的、作出各种努力的还是这些人。
还有,未把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当作重点,是作者的一大失策。在中国历代史籍中,广大的人民群众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形象大多不是起义暴动,就是灾荒流离。但在作者叙述的这个时代里,从义和团到五四运动,人民群众逐渐懂得了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乃至整个民族的命运,虽然还不成熟,甚至可能还被利用。但广大人民群众真真正正地走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正是牢牢地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尤感无数先烈为挽救国家民族所表现出那种无畏的精神,以及国人在面对危难与困境时所表现出顽强不屈的意志,几欲落泪。但细读作者之笔,并无煽情之处,可见那个时代的凄苦。总的来说,本书结构清晰,视角独特,叙事严谨,立场公正。虽存在一些瑕疵,但仍值得大力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