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儿的日常》读后感1100字
想起很多与爸爸有关的事,随记之。—引子
热夏,迷迷糊糊地醒来,然后下楼找水喝。妈妈还在午睡,爸爸已经外出到收购点做工了,家里静悄悄的。楼梯口妈妈的缝纫车旁,新揉的黑色拉链铺了一地,旁边放着燃到一半的蚊香。放置杂物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是已经解冻了的、早上就嚷嚷着要吃的粽子。突然就觉得温暖,爸爸虽不在家,但每一处都是爸爸为妈妈和我细心准备的痕迹。
幼年读书,每每看到文字里父母巧语哄小孩或花样关爱孩子成长的样式,总会暗暗期待,后来又渐渐不再抱有期望。而与其说是失望,不如说是慢慢理解了父母的艰辛,所以努力地学着独立,学着承担与长大,学着让爸妈看到更优秀的自己,不用分心去苦忧。初二的时候大概真的是学习生涯里巅峰又神奇的一年,整整一年,一直都是全年级第一,升初三开家长会时,爸爸听到别的家长称赞与表扬的声音,笑容溢满了脸庞。那样的微笑,我大概一生都不会忘怀。
爸爸一生似乎总在为了生计忙碌操劳,真正陪我们的时间很少。印象很深的,一是一年级的时候爸爸一整年都接送我上学,每天在校门口为我买好豆沙包和豆浆,有时真的庆幸自己出生得早,侥幸成为了家里唯一一个享受了接送上学的孩子;二是小学三年级时,对老师说第一个完成暑假作业的有奖励信以为真,一直熬夜到凌晨三点多把暑假作业做完,而爸爸则一直在旁边陪着傻傻的小小的我。
爸爸读书不多,但一手字写得苍劲有力,幼时爸爸只要空闲下来,总一个个地看我们的坐姿与握笔的姿势,然后一个个手把手纠正。高中第一次离开小镇到县城重点高中上学,怯懦又忐忑,放月假时爸爸骑摩托车搭我回家,看似随意地聊起到行政机关办事的事情来,然后告诉我不要怕,要不卑不亢,就像爸爸一样,就算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见到大官也不会畏缩,要挺直胸膛,大胆地自信地走在世上。成长路上那些细微却饱含心意与希冀的点滴,我一一铭记着、践行,也努力传承着。
年近58岁的爸爸也老了吧。曾经中年发福大腹便便的身影而今日渐消瘦,衣服的码数都缩了两个码;旧时棱角分明、认真严谨的字逐渐带了歪扭的痕迹,间或也夹杂着同音的错字;备受吹捧的特别好吃的爸爸出品的食物也慢慢因过咸过甜而变成一般般。可常年离家的弟弟妹妹,回家的前一天还是会和爸爸预订一大桌要吃的菜,回家后也一直念叨,餐桌上大快朵颐,直到肚皮都撑得圆圆的才停下。大抵因为是爸爸满怀期待用心烹饪的,所以,一切都是无比美味的,也是可以长久地慰藉漂泊已久的心灵的吧。岁月纵然改变了我们的模样、距离,但爱,始终会守候在那,如往日般,深沉、浓厚。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和女儿的日常》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