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_800字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800字

作者想要表达的:
1.任何一种体制无论制定之初多么完美,并在时间的过程中不断被修正使其与现世匹配,都最终难逃被民众从心理上厌弃的结局。这不但是因为体制的修正滞后于当前矛盾和困局,也因为大众有盲从舆论,喜新厌旧,易被煽动,短视,短程记忆的特性。所以无所不尽其用地迎合大众需求修改制度,其风险及负面影响远大于根据统治层中长期利益格局制定统治策略。
2.相对可承受的,严苛的统治比宽松的,放权于民的统治更加稳定。使民众完全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不仅不利于稳定,更会滋长进一步的欲望,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大革命的起因是统治阶级厌倦了日常社会统治事务的繁琐,雇佣三级会议省“总督”管理整个法国以至于大权旁落。治大国如烹小鲜,不仅指得是不可朝令夕改滥用国力,更是要全程紧盯不可假于他人之手。
4.作者在第22章的结尾用矛盾的笔触写下他对法国大革命的认知:人们热爱自由并非是热爱其本身,而是觉得自由本身是珍贵和美好的事物,心向往之;但来自不同阶级的人们对自由定义不尽相同,原本由集权平衡各方的局面随着权柄被大革命人群接掌而被打破。不同的自由定义成为了执政各方的目标,混乱和政权频繁更迭由之产生。
5.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蔓延的原因之一:旧制度下精通国家治理的官员过于集权且不屑于通告政务于民而使得全民政治教育缺失;浪漫的民族情怀让民众和基于民众而诞生的后进执政者为政治政策实施设定了理想主义的框架,完全忽略了政治的复杂性。整个社会氛围易被鼓动,稳定性差,容错率低,是政权频繁更迭的重要原因。直到强有力且符合民众浪漫主义情怀的综合执政个体拿破仑的出现,才暂时平复了政权更迭,使千穿百孔的法国有了喘息的时间。
作者所处的年代和代表的阶级令他的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中部分内容仍值得借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