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后感_1800字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后感1800字

如果米兰国际时装周早一点创办,这个人一定会被邀请穿上自己设计的时装,走上T台,展示他俊朗的面容、漂亮的衣装,以及优雅的风姿。稍后,他会用自己制造的里拉琴弹奏一首精彩绝伦的自创曲目,然后分享自己在水利工程学与天文学上的成就,并指着自己设计的龟形坦克大声疾呼,“一个不会舞台布景、不会解剖尸体、不会研究化石的建筑学家,绝对成不了一个好画家,我很忙,还有一道几何问题没有解决,再会了!”,然后忽扇着自己的类鸟扑翼,飘然而去。

只可惜米兰国际时装周来得太晚,这个人把所有的设想都写在自己的日记里,这些想法虽然有极强的可行性,却基本没有付诸实践,只是闷起来,他自己在天堂里偷偷地乐了几个世纪,这个事好像只有蒙娜丽莎知道,因为她很隐蔽地笑了。后来,他的笔记被抢得四分五裂,遍及全球,每个收藏者都爱如珍宝,伽利略为此叹息过,爱因斯坦为此叹息过,比尔盖茨为此叹息过,乔布斯为此叹息过,因为这个人在所有领域都深深地打下了艺术与科学的烙印,实在是骨骼清奇,光芒万丈。

这个人就是达芬奇,全名Leonardo.Di.Serpiero.Da Vinci,毋庸多言,单单他名字的局部,就被用来培育一长串好莱坞明星、足球明星、画家。他是一个怪才,因为他还有许多不凡之处,他是一名私生子,一名同性恋者,一名素食主义者,一个无神论者,一个讲黄段子的高手,当然,他还是一个大帅哥。

他是一个矛盾综合体,他不想穿戴任何与动物有关的东西,但为了搞清楚生理结构,会去解剖动物与人类的尸体;他不喜欢女人,但对女人形体的描绘却惟妙惟肖;他讨厌杀伐,却设计了欧洲版的“血滴子”;他深入研究古希腊的高雅文化,却也偷着记录淫秽打油诗;他视钱财如粪土,却为争家产与兄弟对薄公堂……

我们后人习惯以画家称呼他,或者说画家这个词是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为什么这样?因为他好奇心实在太重了,以致于当大部分想法需要通过重复而非创造进行实现时,他就厌烦了,分心的他宁可去观察眼球几厘米前的针尖,也不会去像驴拉磨一样一个齿一个齿地去制造齿轮,分心的他会去耐心地解剖尸体嘴部的肌肉群,也不愿意去一刀一刀去雕刻那大理石像,分心的他会去饶有兴趣地看一整天的河流漩涡,也不愿意去一针一线去缝制他的潜水衣……

他只是好奇,日以继夜地好奇,只争朝夕地好奇,他每天都在计算如何在不改变面积的情况下用真尺与圆规去化圆为方,他会去研究啄木鸟的舌头,他会去研究高山的贝壳化石,他会去研究天空的色彩变化,他会去研究河流改道……就是不去付诸实践。他仅有的、已完成的几十幅图作,是我们到死都认为“他只是个画家”的充足证据。然而,通过阅读此书,才知道,《蒙娜丽莎》《施洗者圣约翰》等几幅画作他一直带在身边,今天画两笔,明天涂两下,下个月再改改,前前后后,他画了十六年,就为完美表现他的透视论、明暗法和晕涂法。

他不是虎头蛇尾的那种,他只是想搞完美主义,然而他又充分认识到完美就是不完美,世界最不缺少的就是变化,他坦然接受变化,如果再多活些时日,他依然会继续画他的蒙娜丽莎。所以,别用成功去丈量他的一生,因为提出这个功利化的标准,就是对他的最大污蔑,正如他所言“真正的创造力包含了将观察与想象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它能模糊现实和幻想的边界”,他需要享受的只是观察与想象,其他的则是浪费他的时间。

多年来,不少学者和评论家对列奥纳多浪费太多时间研究光学、解剖学和宇宙规律而感到绝望。对于他们,《蒙娜丽莎》用微笑给出了回答。所以,达芬奇用实际行动告诫我们,不要对自己的执着没有成效而喋喋不休,那是因为你揣摩的还不够,即使这样,你先前的所得也融入了你的气质里,不经意迸发出来的时候,你自己都瞠目结舌,也许这就是修炼吧。

对于那个时代,称文艺复兴真的没错,因为达芬奇并不孤独,前前后后有一车皮这样的通才,他们循着古希腊文明的光辉足迹,对艺术与科学的追求,像苦行僧一样较真、执拗,甚至到了左右手互搏的地步,他们很享受,那是我们后人很难进入的一种境界,所以这种苦中求乐,我们很难理解。

下面偷偷的分享一下达芬奇的密诀:

算了,还是看书吧,最后一章写的很详细。

嘘~,看完之后,不要告诉那些不读书的人,如此方能控制知情的范围,因为这个世道最反对的就是:每个个体都异想天开,特立独行。

最后,也强行信一回星座学,因为达芬奇跟我一样是金牛座。快看天空,那朵白云像不像达芬奇的大白胡子?[可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后感_1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