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红旗下》读后感900字
老舍我们并不陌生,学生时代学过他的文章,也许是年纪小,也许是被选入教材的局限性,我当年没有发现老舍先生的幽默。
在看本书以前,我的印象里老舍先生是一个正派的,苦大仇深的形象。我知道他最终是死于自杀,因为文革的迫害,这位老先生绝望之下把自己投入了冰冷的未名湖,匆匆的离开了人世。当时是很唏嘘的。
现在更甚。
他明明是一个如此有意思,充满幽默感而且通透的老先生,为何就突然就想不开了呢,正红旗下还没写完,多么可惜。
也许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更容易被世俗所感染,爱的越深,越不容易介怀,他临走之前也许眼里也常含着泪水,这无望的天,无望的地,一群癫狂的革命者,黑暗中看不见光明。
我觉得离婚写的比围城细腻。老张是一个底层科员,但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周围的事都管的面面俱到,只可惜儿子养的比较废。虽然出事后帮他的人寥寥无几,但是他的付出是有回报的,老李和丁二爷,一个为他出钱,一个为他出力,逆境之中能得一人如此相助就不错了,更何况是两个。芸芸众生,多得是泛泛之交。看见别人的评价,老李最后因为心中的白月光马少奶奶居然同意与丈夫和小三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理想破灭,离开了城市下乡去了,似乎颇为可惜。而我却觉得十分快意,老李迟早是要脱了这怪物衙门的,他总是与这个机关格格不入,他和老张不一样,老张是天生擅于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老李一个人时过的懵懵懂懂,及至夫人孩子接过来之后虽然有了点生气,但是还是找不到生活的乐趣,他向往着诗意,渴望一个情投意合的爱人,对俗务懒怠搭理。马少奶奶是他心中的理想在现实中的一个投影,一个寄托,当这点美好最终被现实覆盖时,他终于醒悟过来,不用再等了,去乡下吧,或者不拘什么地方,只要符合他心中的想望,都比困在这儿强。
而且丁二爷和他同行,他更觉畅快。丁二爷本质上和他有共同之处,也许俗世的眼光里,丁二爷是个废物,但是最后在老李的心中,他是一个勇敢的人,纯粹的人,活得坦坦荡荡,老李正需要这样的朋友好好治一下他的妥协和拖沓。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正红旗下》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