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三十而立」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三十而立 ,立的是什么 ?
本不打算探索这个问题 ,觉着处在这个尴尬的年纪里让自己快乐就以足够 ,能够活出自我 ,释放自我 ,展现自我就能保持最基本的形态 。读了王小波的《三十而立》 ,内心深处还是想说点什么 。
“三十而立”出自孔子《论语》中一段话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查了下资料,其实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
之前不怎么懂王小波 ,也读过他一些书不怎么细读 ,现在也不能了解 。但仔细慢嚼《三十而立》后深深吸引不能自拔 。喜欢书中王二的性格 ,敢说敢讲 ,虽有点痞里痞气言语中不带文雅味道 ,但他所散发的那种性格却格外的可爱 (可爱可能稍有不当)。
说真的有点羡慕王二 ,处在七八十年代的社会,存在着各种不稳定、不安分,还能有那种不羁放纵的性格 ,随心所欲,不被世俗约束只专注于存在本身 。
就像有首诗所表达的一样 “ 我做我的份内事 你做你的份内事 我在这个世界上活着 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望 你在这个世界里活着 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望 你是你 我是我 如果我们偶然相遇 那将是一件美好的事 如果不能,那也没办法 ”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王二就有一个万里挑一的灵魂 。很庆幸能读了这本书 ,能够与之交流 。希望都能活的自我一点 ,不被世俗 ,保持最年轻的一种心态 ,勿忘初心 。
都能塑造一颗有趣的灵魂 。
「三十而立」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三十而立王小波◆ 第2章>> 无论写诗还是做爱,都要以极大的真诚完成。眼前就是罗得岛,我就在这里跳跃——我这么做什么都不为,这就是存在本身。真实的活着,而非表演,就是存在本身。>> 在我看来,春天里一棵小草生长,它没有什么目的。风起时一匹公马发情,它也没有什么目的。草长马发情,绝非表演给什么人看的,这就是存在本身。◆ 第5章>> 你自己爱干啥就干啥,首先要当个正直的人,其次要当个快乐的人。什么走正路、争头名,咱们不干这事,你是我的儿子!”◆ 第7章>> 我很渺小,无论作了什么,都是同样的渺小。但是只要我还在走动,就超越了死亡。看完整本书发现就做了这几个笔记。总是听说王小波李银河,说王小波是个多么有趣的灵魂,这是第一次看王小波的书。看他的书确实挺幽默好玩,天马行空诗人洒脱的感觉,时不时哈哈大笑。就觉得王二没个正形得来又挺正直包容的。不知道他写的王二是不是就完全是他自己,还是说有杜撰的内容。我就当是看王小波本人那么去看的。觉得书里就写了他的人情世故,不是油滑的世故,而是他是怎么对待和看待他身边的人。即使再怎么贫嘴、怎么吊儿郎当,然而看他对兄弟许由、对前女友小转铃、对领导校长、对老婆、对妈妈、对爸爸、对坏了他名声的老姚。我觉得他是个重情义有底线又很看得开的人。有种慈悲的诗人情怀。活得真诚、正直而快乐,远比争名逐利重要得多。但生而为人有点事业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也不赖两者并不冲突,重要的是生活态度。所以他被校长说服还是去看了老姚,然而我也并不觉得他只是为了提级。比如老姚说自己一个人害怕让他留下时,他留下了。对他人的理解包容和怜悯我觉得贯穿了全书。也许有趣的人是看穿了人性,还仍然能够理解包容他人,用幽默来反抗生活中的不满,真实个性的活着,却也能屈能伸。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三十而立」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