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读后感800字
很意外很惊喜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日本人,唐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无需赘言,看日本作家写唐朝故事会觉得是亲切感和疏离感矛盾地兼而有之,那份疏离大概是源于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的差别。
安史之乱和李杨的爱情故事毕竟太有名,是大众熟悉的题材,井上靖能用杨贵妃作为线索人物来串联起安史之乱前后因果和各色人物,对写作结构和人物塑造的功力可见一斑。文中出场的许多人物作为细节而存在,是我之前根本就不认识的,即便是大名鼎鼎的杨国忠,我也不知道他本名钊,后才改名为国忠,只是这个名字略显讽刺。
作者的初衷似乎是为写安史之乱铺垫,多讲政治斗争与军事方略,像李白和他的《清平调》就略去不写,将主题进一步精简集中。
我对唐玄宗的看法始终很复杂,至少有一点不能理解:既然他这么宠爱武惠妃,怎么会抢了武惠妃生的儿子李瑁的媳妇当妃子?
另外,唐玄宗和高力士这对君臣的关系其实写得挺好,年老的玄宗仍对绝对权力有所渴望,年老的高力士无比了解玄宗的心中所想,这种默契也是不一般。
皇甫惟明的塑造也还好,忠于君国不生僭越之念的武将,或许是为了拿来跟安禄山作对比的。他跟贵妃之间似乎也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不过他俩同框太少,偶有这次对答,带着莫名的默契和暧昧。
“你喜欢慈恩寺的牡丹吗?我却认为延康坊西明寺的牡丹最美。”
“既然妃君认为最美,那准是西明寺的牡丹最美了。慈恩寺也好,靖安坊的崇敬寺也好,永乐坊的永寿寺也好,长寿坊的永泰寺也好,都是以牡丹闻名的,可是一定和西明寺的牡丹相差甚远。臣虽然不能久留京城,但是真想无论如何也要逗留到妃君所说的最美的西明寺的牡丹开花之日。”
相比之下女性的形象比较单薄,梅妃和虢国夫人都很单一,不过梅妃的故事单独拿出来说也是带有传奇性的,生前爱梅成痴,死后葬梅树下,佳人虽逝,香魂犹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杨贵妃》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