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离开我,遇见我》读后感_1200字

《离开我,遇见我》读后感1200字

读前

  • 首先看的是沈煜伦的《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肯尼作序。我写给你的书,你为书做序。好似我去打洗脚水,你摆好拖鞋。沈煜伦对肯尼说,你不信神,你不用信神,神都没有我爱你。
  • 早在,把时间收集起来贡献给习题的高中,我就听过沈氏夫夫。时间用在习题上,才能增加自信,保护自尊。那时的我真傻,学校到家得距离不过走路十分钟,来来回回够一个小时了,这么长时间我都是边走自己的路边听她们讲话,像是和妈妈的朋友们一起逛街,除了偶尔相互关心一下基本不插话。我没有和大春她们好好耽美过。
  • 我快要忘记了那样一个可笑和可爱的姿态,造成了现在我在百度上不顾时间地退回和点开他的成长日志。优秀的富二代中的一个,抑郁症患者中的一个,爱人中的一个。
  • 我其实多喜欢看别人爱,他们越爱,我也越爱。


读中

  • 作为小说,它的时间线从离开沉沦,飞机出发遇见徐朗起,到初雪听到沉沦声音止,我能预见一个很好的结局。
  • 小说的人物是关键,这本书以“我”的视角写,我很少去看。最近的是《挪威的森林》以及《了不起的盖茨比》,远一点的有《简爱》,更远一点是《安妮日记》,我只说远一点的后两本,前两本我还没来得及消化。只从场景和人物心理,两本书从女生到女人,都陪我度过适宜的时光。清早,阳光平常却让人稀罕,被霜打的枯黄的草团在冻僵的泥地上,鞋底踩上去,邦邦的,似简爱听到马蹄的声响。行道树旁的路灯静静的,偶尔有车子打树旁经过,影子摇动在窗前的墙壁上,转了半个圈,这时候我又成了阁楼里的小女孩,为了洗手台上的头发挨骂,什么东西都缺紧。
  • 以“我”来写,叙事线简单,高潮就是“我”的心理感受,“我”的心理感受太强烈,太尖锐,“我”太想表达自己,简直不去关心别人。环境也是“我”眼中的环境,比如初雪也是有故事的初雪,“我”是一个抑郁症患者,“我”公正一样的偏执,要回到一条道德上的线,要回到人群中。所以“我”实际上不能掌控自己。
  • 徐朗陪“我”来到初雪,来到了沉沦出现。

读后

  • 家庭暴力是整个小说的背景,归属是整个小说人物的追求。肯尼以现实生活代入,他想给坦诚和透明,想要还原和分析,离开和遇见自己,我跟随他,不断衡量他灵肉的距离。
  • 抑郁患者自己来表述,不如《挪威的森林》里边缘的“我”好。他太强调自己有病了。我不好思考他的自我回归,只能当做他一直有病,等人救赎。
  • 公众人物的意思是他永远在我们对面。沈氏夫夫已经很像爱情了,还好他们就像小说。我依旧能当做小说看。
  • 我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才能稳定,分开一会又怎么样呢?慌乱的时候,就慌乱一下好了,干嘛要急着抚平,和朋友生气就生气一会好了,干嘛要急着和解?懒惰就懒惰一会好了,干嘛要急着羞愧?欺骗就欺骗一会好了,干嘛要找借口?所以肯尼,离开就离开一会吧,总有路口能遇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离开我,遇见我》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