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1200字
要不是书中还有着对于战争的描写,我都要误以为这一部当代的现实讽刺小说了。
方鸿渐似乎浓缩了大部分人现实生活的价值观,无论是事业、生活还是恋爱、婚姻,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些影子。
从事业和生活来看,他在岳父母的赞助下留洋,却浑浑噩噩度日,混个假文凭就算是镀金归来—这又何尝不是现在大家都在盲目去读研。缺乏目标和对自己没有自我认知是方鸿渐的人生开始一路走低的根本原因。于是乎,归国后的方鸿渐寄住岳父母家,在岳父母的银行做个小职员——这情景是多么熟悉,一如毕业的大学生们回家做一份父母已经安排好的工作。
这个开局似乎并不坏,但方鸿渐对自己能力的不自知以及不思进取,再加上之前优渥的生活让他并不识人际关系的处理,导致从一开始的银行,到大学做副教授,最后去报馆做小职员,他都没有真正的社交圈子,除了赵辛楣,身边竟没有任何一个愿意帮助他的朋友。工作能力不出色加上没有社交技巧,这放在现在的社会里,怕也是无法在事业上取得任何进步的了吧。
同时,方鸿渐对于生活一直在妥协,从来不争取。性格的软糯在这里反映的惟妙惟肖,颇有一番对于生活中的所有苦难“既来之,则安之”的感觉。尤其当经历了太多人生的苦难和挫折之后,他颇有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感觉,遇到不如意,回家拿妻子当出气筒,吵吵闹闹一下,继续下一天的沉沦。但这种时候就需要借用汪曾祺先生的话“生活是很好玩的”,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才能让每天过的更有意义。
从恋爱和婚姻来看,方鸿渐展示给我们的态度放在现在,依旧高度吻合大部分人。对于恋爱,大家表现出了一百二十分的积极,恨不得把自己的优点进行360度全方位展示,而同时,自己眼中的对方也是那么的完美,然而这种太过年轻的对于感情的处理方式,就像方鸿渐和唐小姐,一旦有了嫌隙,面对的就是完全的毁灭。而苏小姐的恋爱观也值得品味,她有女人的虚荣,对于赵二十多年的殷勤视而不见并不以为然,对于其他男同学又会进行各种对比,觉得配不上贵为博士的自己,对于还算适合的方鸿渐,就算得不到也要毁了他的所有。她追求的从来都不是爱情,只是一种所谓的合适,以及自己虚荣心的满足。
然而,所有的人走到了婚姻的时候,恋爱的那一套似乎完全没有了,生活一瞬间只剩下来柴米油盐以及斤斤计较。方鸿渐和孙嘉柔的婚姻放在现在也是司空见惯。大家只是因为门当户对走到了一起,但这个门当户对的背后,却是两个家庭的冲撞,或者说是两个家庭三观的冲撞。更多冲撞的排列组合堆叠在一起,让婚姻变得更鸡飞狗跳。
这本书的精彩句子实在太多,收尾的这句让我尤为印象深刻—”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器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时间会带走一切,时间也让我们成长。中学读围城只是因为辞藻,刚开始工作读围城又是这样一番感触,不知五年后十年后的我呢?期待。
——于2018年10月17日 香港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围城》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