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鹿王哈克》读后感1100字
看很多人批判沈石溪,有的还恶语相向。诚然,这些个动物题材故事很多与科学不符,很多过于主观臆断,很多强加感情。但我觉得没必要这么一巴掌拍死。当小说当故事,读读就好了,那些科学性的东西,懂的人不会因为看了其中某些错误变而干扰自己。不懂的人,没那么多积累,也就意识不到那些错误,可反过来说明其实也并不对这些细枝末节有多大兴趣,错误与否,反正他们的点都不在这里,就像你不要想着男人能看出你今天为了见他特意修了眉,还有就是你永远无法套路一个对你没有任何好感的女人。
再者说来,若是怕小朋友们读了会给他们错误的信息,那可以让他们同时多读科普类的书啊,谁成长过程中还没读过错误啊,让他们自己有个判断筛选的过程,反而很必要。而且,这样确实高估孩子们的记忆力,也不懂得他们的目的性,大部分那个年龄段儿的,不过是喜欢动物,野兽这些故事罢了,把它们拟人化,也让孩子们读的过瘾。记得人教版课文里有一篇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说的是该不该让孩子读寓言故事,还讲了卢梭的观点,忘记了最终他结论是什么,反正我目前觉得不必把这个事看的多严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福和痛苦,隔一代就是努力去理解也不能百分百get,就是自己这一代也往往是后知后觉,所以,爱不爱读,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引导的话,给个大方向就好。
最后,其实若是说沈石溪写的这些一无是处,完全假大空,造作矫情,真是有点武断。他笔下通过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人的双重交互,不也写出来爱恨情仇,阴险狡诈,人类该有的矛盾与复杂,人类社会该有的希望绝望,也是能挖掘出来的啊。那头先为了救儿子怼伤老公,又为了陪老公一起去死的大象,活生生的人性枷锁嘛,改成人名,编成剧本,活脱脱一出三幕舞台剧啊。野猪王那一篇,怎么看都是再讽刺文革,独眼龙的文革主人和他家六岁大的调戏母猪的大白猪,其实不是就是再说一个人和他的灵魂嘛。那个马鹿,你说他是顾全大局的牺牲品不也行得通嘛,而且又一次印证了中国人的历史思维,攘外必先安内。等等其他,都可以改成剧本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本身是个戏精。所以,怎么想看视角喽。
当然,烂透了的书实在是多。不过对于还有一定受众认可的书,还是先要奔着学习的态度读一读再说,不都说读书就是在与作者交流吗,那他讲的不好的时候,你可以给他讲个好的呀,就算是一个三流作家,只要你愿意深挖,还是能看到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的。所以说,文学这个东西嘛,那句略显装逼而又不失浪漫的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你眼见的世界,无非是你愿意相信的那个样子。哈哈,完美!(手动比金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老鹿王哈克》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