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新版套装全5册)》读后感1400字
现实历史普通人能人
2018年最后一天的深夜,终于读完了《如果这是宋史》。这是一本难言精彩的书。之所以硬着头皮读完这本书,是因为三百多年的两宋,被后人传颂的人和事实在太多,没有那个朝代能超越。两宋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的人和事,比如:北宋初期的杨家将,变法的王安石,科学家沈括,史学家司马光,快被民间神话了的包拯,抗金英雄岳飞,以及宋朝最后最精彩的篇章—文天祥。我想知道真实的杨家将,更想了解在我心中近乎完美的苏东坡,刚刚看过《王安石传》,还想了解不同的人对历史争议人物会从哪些角度去审视评价,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境遇造就了那么多的人和事?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艰难地读完了这本书。但是,我无法从此书中得到想要的答案。只是描述岳飞和文天祥的几个章节,读起来畅快淋漓,这可能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态度是鲜明不迟疑的缘故吧!
翻阅历史,总有站在现在,遥望欣赏不知源头,也不知流向何方的河流的感觉。翻阅历史,看到的永远是历史的某一个片段。历史描述的永远是能维持或改变历史运行轨迹的人和事,普通人在历史的运行轨迹中只是随波逐流的一分子。即便现实的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组成现实的普通人虽然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历史永远不会描述他们的喜怒哀乐,想要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最好去看当代小说散文杂文。翻阅历史,有时候就像纸上谈兵的赵括。坐在房间里,分析历史中的人和事,对历史进行随意地褒贬,误解深陷历史事件中的人有时也是难免的,这怎能不叫纸上谈兵呢?
历史,有时是何其相似,又是那么的不同。历史是由不同的人在处理相似的事件。由于创造历史的人的不同和处理方法的差异,故而产生了不同的历史。
中国人讲“行千里路,读万卷书”。那是因为历史就像榜样放在那儿,后世的人在不断模仿中书写新的历史。在不断阅读历史的同时,又在不停地汲取着历史的教训。身处现实中的人,就像处于庐山深处一样,很难看清庐山,看懂庐山。看不清庐山看不懂庐山的人,总会一败涂地的。看的清庐山看的懂庐山的人虽然不多,他们总是扮演推动历史进步的角色,那才是真正的能人。现实总有变成历史的那一天。现实中的人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中一天天变老,最后成为历史。普通人解决的是影响自己或小范围的问题,对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小。能人要解决的是牵扯大多数人,有时是一个国家,甚至可能是整个世界的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巨大。现实生活不是纸上谈兵,各种因素或隐或现,或明或暗,能人具有一双透视眼能发现各种相关因素,进而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地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现实生活中的聪明人很多,而历史中的能人不是不仅仅是聪明人。希特勒很聪明,但他用他的聪明伤害了太多太多的人,我不想称他为能人。我说的历史中的能人都是能带给很多很多人幸福的人,王安石、岳飞是。王安石变法让百姓富足国家强盛,岳飞领兵不耀武扬威不损百姓一丝一毫,他们都是意识超前的人,超越那个历史年代的人,与那个时代的很多人没法合拍的人,遭人算计遭人陷害就成为难免。
两宋是中国历史中比较怪异的朝代,采用盗窃的手段建立起来的政权竟然能绵延三百多年。三百多年间,不同政见者之间很少采用砍杀的方法解决争端,流放再流放是他们常用的方法,吵吵闹闹,谁也不服谁是他们常规的方法,即便到了南宋灭亡之时,有人还在吵闹,最需要能人的时候竟然容不下忠诚无比没有半点私心的文天祥的。悲乎哉!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如果这是宋史(新版套装全5册)》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