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读后感1500字
以爱为名的犯罪透着平庸无知的浊气,令人愤怒又无能为力,对于一个偏执的疯子,已经扭曲了的灵魂谈什么救赎?一个不懂生命真谛的人,即便家财万贯也改变不了其本质。
说他恶毒,又似乎不准确,至始至终主人公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他认为“幸福”的事,他为此感到开心、甜蜜、整夜的失眠,一点点小的进展就足以心情愉悦,完全病态的三观。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他觉得自己只是想得到心爱女孩同样的爱和尊重,他希望她能懂他。
他对她的爱是畸形的,亦如那些被他收藏在黑乎乎的柜子深处的蝴蝶标本,每一只都曾那么美丽,带着生命的馈赠尽情的飞舞,可现在却被以同样病态的姿势固定在标本板上,永不见天日。
他爱她,因为爱,他谋划了这一切。或许刚开始只是有这个想法,不知不觉就付诸了行动。他利用她的善良用麻醉药让她昏迷,关押在精心布置好的逼仄幽暗,见不到阳光的地下室。
他爱她,他觉得她和别人不一样,她是独一无二的,她是完美的女神一样的存在,他不许任何人亵渎她,包括她自己。一旦她做了他认为亵渎了她自己的事,他就很生气,认为她和街上那些庸俗之辈没什么区别,因而不再尊重她,甚至用恶毒的言语刺激她。当然,他所认为的亵渎只是他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他认为不该做的事。
奇怪的是他没有做一般这种犯罪可能做的事,除了偶尔绑住她不让她逃跑外,没有使用太夸张的暴力,没有打骂,没有侵犯。反而是好吃好喝的供着,给她买所有她喜欢的和要求的东西,包括美术书、莫扎特的唱片,陪她聊天,尽量让她高兴,这的确不像是一般罪犯会做的事。尽管如此依旧不能掩盖他是个罪犯的事实,再多的辩解也无法将他的所作所为合理化,他的行为依然不可饶恕。
另一边,女主原本是个才貌双全的青春美少女,本该在这花一样的年纪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她当然不完美,有自己的小缺点,但她同样有太多优点,长相甜美、心地善良、品格高雅、有自己的坚持(家里不同意她学艺术,她还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并拿到了奖学金,可见还很优秀)。
被囚禁的这段时间,她想了很多事,做了很多努力,也从一个懵懂的少女忽然成熟长大,理解了很多之前没有想通的事。她曾试着跟他沟通,但发现根本无法交流,他的精神世界比她想象的还要匮乏,他的品味也无比糟糕,她试着去了解,可是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她和他是那么的不同,却又被抢拉着硬凑在一起。原来被爱上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件可悲的事情,为什么偏偏就被她碰到呢?她没有错,可为什么就要有此遭遇呢?如果没有这种遭遇,她原本会有个精彩而又幸福的人生吧。
当然,她永远都不会爱上他,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情况没有发生在她身上。她始终清醒的知道对方这种行为是犯罪,知道自己要想办法逃走,知道这种囚禁的行为对她本身就是一种伤害。比起肉体的痛苦,精神上的巨大创伤更让人难以忍受,整个人随时都要奔溃,那种绝望和无助才是最可怕的。好在她从来没有放弃希望,她试图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恢复自由。
他很困惑,为什么她不爱他,他觉得自己对她很好,但他不相信她,他只是把她当作一件藏品,只是想要拥有她。他不会去想更深层次的东西,不会去想什么未来,他只想享受拥有着她的时刻,那种病态的愉悦。
整本书看下来有种冷飕飕的寒气,怎么会有如此荒唐可怖的事情发生,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个矛盾到让人难以理解的人,人性究竟该怎样理解?
生命是短暂而又神奇的,它有很多美好,也有很多无法窥探的奥秘。我们不能只选择好的,而不去接受坏的,很多看不见的阴暗不代表它不存在,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阴暗面,永远不知道哪些时刻哪种情景会忽然激发出某个人心底的恶。不过我们可以选择珍惜当下,做一个善良又有智慧的人,不去没缘由的伤害别人,也要在遇到恶意时学会保护自己,对生命最大的敬意就是认真的活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收藏家》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