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读后感900字
30岁的银行高级职员K先生陷入一桩莫名其妙的案子中,他不知道原告是谁,也不知道被指控何罪。他开始时是惊讶,以为是别人和他开玩笑,配合一下也无妨;然后是蔑视,没犯罪怎么会陷入诉讼?到后来,他完全陷入其中,他被各种暗示牵引着,仿佛真的犯了罪,仿佛应该被指控。于是他求助法警、法官,他们的老婆,情人,甚至给法官画像的画师,看门人、牧师,等等法院受托人,他全部精力都用来摆脱这个案子,最后却发现根本无法摆脱,自己像瓮中之鳖,完全被困住了。只要法院愿意,他随时都会被逮捕、审判、处决,除非,他甘愿永无止境地和法官私下处理关系,连法官身上的虱子他也要和它混熟,和它处理好关系……他跌落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里,永无自由之日。
卡夫卡的K先生应该就是他自己,私以为K是他对自己的简称,他窥见到了生活的另类实质——每个人都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荒诞地活着,像一条狗一样,不知道为什么那样做,却不得不那样做。
读《审判》,就像做了一个荒诞的梦,一个困苦不堪的梦,一个拼命也醒不来的梦,无法脱身,没有逻辑,很不真实,却把你深深困住,你已束手就擒,只能跟着它走,除此之外找不到一个出口。
读《审判》,自始至终如鲠在喉。腐败且无处不在的法院系统,就像这个强加给你的世界。你没罪吗?很快就有了,只要大家都说你有罪,你很快就认为自己有罪。你蔑视吗?很快就不蔑视了,只要把你限制在里面,你就成了它的一部分。据说猫在吞吃老鼠之前会先玩弄一番,K先生就是那只老鼠,猫给它希望可以逃脱,让它逃一会儿。
然后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当一个人被认定为精神病人时,他很难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到最后,K先生耗尽了所有的力气,连反抗都懒得反抗,任凭不知道什么人处决了自己。
精神之路是一条幽暗之路,连卡夫卡都说:这里太黑,我找不到回去的路。
但多数人并不会走那么深,他们像《审判》中的守门人、画师、法警、法官以及法官们的情人们一样,不求甚解地过了一生。是他们欺骗了世人,还是世人欺骗了他们,众说纷纭。他们也不在意。他们只知道,只要“K先生们”存在,他们就有存在的价值,就有薪水度日。
世人都是“K先生”,读《审判》,知生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审判》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