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浴女》读后感800字
人物塑造和故事构架都比《无雨之城》明显要好,但这本书的阅读最终也解开了我的一个疑问:为什么铁凝的作品总是挑不出太明显的硬伤,却也始终无法打动人心或者让人感到震撼?基本上她的作品都是看过也就过了,留不下太多印象。
大概主要有这么几条原因吧。
第一,作者本人基本上谈不上什么知识面和知识框架,所以作品中始终围绕的都只能是家长里短,小爱小恨,即便是最为细节点缀,都让读者丝毫吸收不到新的知识,家长里短的东西多了就会让人乏味。比如说我们读村上春树,会感慨他对古典音乐的修养之深,读丹布朗的作品,更是时时刻刻被他的博学秒得连渣渣都不剩。读王小波会感慨他的阅读量和幽默感。但这些东西,铁凝是没有的。
第二,描写手法上就一直停留在一个女文青的层面上了。太多不合时宜的煽情,故意的重复句子,重复词汇,让人感觉到浓浓的模仿言情小说写法的痕迹。是啊,八九十年代是全国迷恋以琼瑶小说为代表的言情小说的时期,想必铁凝当时也没少读。但她的描写还是比琼瑶逊色了一些。
第三,没有厚重感,没有大格局。基本铁凝的作品就是个人的小感情。个人的小故事讲完了也就完了,从小感情中折射不出更多值得人思考的东西。有人或许要抬杠,说哪部小说不是讲个人故事的?但优秀的作品其实是:作者只讲个体故事,但读者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不仅仅是在讲个体的故事,最典型的代表应该是《百年孤独》吧。故事更加荒谬,细节更为个体化,但在漫长的时间里,全世界的读者都可以从中读出更多的内容。
第四,缺乏生活体验,也没有去为了写作深入生活或做深入的调查。所以故事中很多场景的描写基本都是靠坐在桌前想象写出来的,脱离实际,前后矛盾,空洞无力。犹如现在那些只卖人设不会演戏的小花小鲜肉,演悲痛就只会瞪着眼睛嚎,以为那就是悲痛。铁凝的作品中时不时就有这样的部分出现。
写作确实是,天才作家和平凡的没有才气的作家,果真是不同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浴女》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