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 Hamilton》读后感1100字
童年的苦难是一个人最好的大学。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对Hamilton来说,童年的经历成就了他,他有很多穷苦孩子身上具有的坚韧。这段经历,正是他在未来为自由而战(fight for liberty and freedom)、为个人权利而争的坚定支撑,因为他梦想中的国度,是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不是靠出身来获取社会的认可。
不同于其他的的Founding fathers,个个都有种植园或者大量的黑奴资产,可以说Hamilton的人生和他秉持的理念,更代表了普通美国人的“美国梦”。
我们常常说Hamilton天资过人、饱览群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优秀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殊不知,学霸的背后都是常人想象不到的艰辛努力。
自生的努力+一路遇到的贵人
心怀梦想、自身资质、勤奋努力加上一点点的小机遇,在Hamilton的一生中,也遇到三个贵人,算是知遇之恩。
一战成名
在与英军的最后决战中,Hamilton终于获得了指挥一个营进攻英军一处堡垒的机会,在己方几乎没有伤亡的情况下,10分钟内控制了堡垒。
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怕死,是明知可能有去无回,却依然义无反顾。
对美国宪法和现代金融制度的贡献
1789年在汉密尔顿就任财政部长时,美国经济千疮百孔,面对独立战争大量的借债濒临破产;而在他卸任之时,美国已经基本偿还了欠款,并且初步建立起现代金融体系,并通过他的努力,为美国勾画出了信用、银行和制造业三位一体的治国蓝图。
在随后的200多年,从美国的发展历史来看,她今天的强大与其现代金融体系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汉密尔顿是当时开国元勋中,最有远见之人。
死于与副总统的决斗
在中央集权还是在松散联邦的两种政治路线上,汉密尔顿和托马斯·杰弗逊形成了长期对抗的局面,在第三任总统选举中,因对副总统Burr的人品有深深地怀疑,汉密尔顿站出来阻止了Burr当选,在几年后的州长选举中Burr也受到汉密尔顿的公开指责,由此Burr向汉密尔顿提出了决斗挑战。为了捍卫尊严,汉密尔顿不得已接收了决斗,并在决斗中声身亡,终年49岁。由于其生前的威望,当时可能从联邦政府分裂出去的新英格兰地区的计划也得以夭折。
某种意义上来说:
1700年前,凯撒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元老院复辟派的失败,换来了罗马帝国的重生。
500年前,华莱士用自己的死,换来了苏格兰对英格兰统治的反抗意志,换来了苏格兰的独立。
而1804年,汉密尔顿用自己的死,保全了可能分裂的联邦政府,并将其打造的政治和金融遗产延续下去,建造了一个持续200多年的世界强国。
结语
从一个加勒比海岛的私生子,到倒在与副总统决斗的血泊中,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就像神的安排,起于褴褛,卒于党争,但一生奋斗的过程和为现代美国打下的基业,已堪称伟大。
他是美国政治和经济界的先知,他的预见,在他身后200多年都成为了现实,他虽没有当过总统,但对美国历史的影响,比很多总统都要深远。
他曾梦想建立这样一个国家,他做到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Alexander Hamilton》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