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蝉联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翻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500多万册。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心灵经典。身心灵畅销作家张德芬导读推荐。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这也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每一次读它,我都有新的收获。
「当下的力量(珍藏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作为一个心理学小白来说,刚刚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通过最早的非暴力沟通,和人性的弱点,感觉人是很有趣的动物,人存在弱点。很多思维非常有趣,明明知道问题,还是无法改变。有时候无意识的决定慢慢的做了选择,了解了原生家庭对现在的影响。之后看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结合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阿德勒心理学说所有的不快乐,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我理解的不快乐是由于给自己强加了太多.认为自己非常重要,认为别人都在关注我.其实我们都很渺小,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了,一切随缘,要接受有缺陷的自己.重在当下.方法论《课题分离》,我的课题我做主,你的课题你做主,无不干涉.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坦然面对不完美的自己,勇与承担自己的选择的结果. 阿德勒表示,他者贡献是终极目标,一个人想要快乐,就要做对他人有贡献的事情.这样就会得到快乐.第一,始终不渝的无条件信赖他人,即使他骗过你,你待他真诚是你的课题啊,他骗你是他的课题,做好自己.相信这样会有更多的朋友.第二,做对他人有意义和帮助的事情,当你成就他人,同样的也实现了自己.相信这样的关系,别人同样也会很好的待你.第三,寻找简单的快乐,当课题分离后事情就变的简单,快乐原本不难,不快乐都因为自己干涉了别人的课题(别人没有按照你的意愿做),或者你被被人干涉了.当这些都了解清楚,抛弃了烦恼的根源.而如今读的是当下的力量,感觉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我之前的实践课题分离原来还有一个更高层次,那就是觉知和体悟,找到那个“大我”,可以用临在的方式俯视那个“小我”,用不评价不批判方式观察他。“小我”即自己的思维认同,控制着你的情绪,喜欢以痛苦为食物。容易愤怒,难过,自责,忧愁,“小我”容易存活在时间里,我对过去无法释怀,我们又为将来而担心,就忽略了自己的当下。作者教授了很多方法如何开悟,当然开悟的境界很高,1.我们需要先作为一个观察者,先用临在的方式感知自己的本体,拒绝思维认同。2.要用身体感知,不是用思维去做决断。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决绝陷入时间怪圈,抛弃过去不能改变的和未来的未知发生的事情,深深的进入当下.3.遇到打击和问题,要用臣服,不是思维的抗拒,也不是逃避,而是全然接受结果。然后再考虑我能做什么。这本书看起来都是苦口婆心的说如何进入当下,但是里面的能量很巨大,期待过段时间重读一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状态还早,2019.7.12期待再相遇
「当下的力量(珍藏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这是一本灵修类书籍,读懂这本书,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概念,但又不能拘泥于字面意义,而应用心去感悟:
思维:思考、情绪、无意识的心理(观察者完全缺席,情绪的反应模式),思维和时间密不可分,它否认抗拒当下,只关注过去和未来。没有时间,它就无法发挥作用,对你进行控制,并形成小我,批判过去,恐惧未来,形成痛苦之身,那不是真正的你。
真正的你是你的本体,爱、喜悦、和平是内心与本体连接的三个方面,也是深刻的本体状态。进入本体即临在,它是一种纯意识(相对于思维的无意识),是从思维、形式世界收回的意识。而当下,则是唯一真正存在的东西(过去留不住,未来还没到来),也是唯一可以带我们进入永恒本体的关键切入点。
大脑对当下不断批判、贴标签,创造痛苦。那么,如何停止思维,进入临在?三步走。
第一,观察思维活动,摆脱抗拒模式。
第二,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第三,接纳,然后采取行动。
由此可见,临在,臣服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勇敢地接纳。关注行动本身,而不去担心结果,因为关注当下,本体的喜悦会为你所做的事注入能量,结果必然会产生。
在这之后,我们仍然可以享受这个世界稍纵即逝的欢乐,但我们不再害怕失去,我们不再需要依赖它们。我们能接受生命情境的无常,我们将体验到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既然是灵修,肯定不能止步在对字面意义的理解,还得付诸行动,练习,身体察觉练习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与内在联系的阶段。
有时候,常常感觉灵修神神叨叨,玄之又玄,它不是科学,也无法论证,但如果真能让我们内心喜悦平静,为什么我要去抗拒呢?进入临在,是怎样的一种喜悦状态?耶稣说:你已经征服了世界。佛陀说:你已经到达了彼岸。道家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原来,万法归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当下的力量(珍藏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