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读后感800字
这几年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蒋勋老师的细说,有空就会读一读,把每次不同的感觉都会写下来记录一下,自己的红楼梦也成了一本本厚厚的现代版“脂砚斋”了。很感谢蒋勋老师的细致解读,对人性、对美学的扩展,受益匪浅。这几年来几乎每天都有在读红楼梦,有空就会拿着书跟着蒋勋老师逐字逐句地看看,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就像蒋勋老师说的,红楼梦如佛经,它在以一种更方便的方式提醒着自己。幼时看《红楼梦》似为跟风,或是为功课在读,完全徘徊游离其外的。现在读它,此明白,《红楼梦》应该是一本和每个人一起成长的书,它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它应该是随着你生命成长一起流动与渗透的。重要的是看每个人遇到它是在何时?!是在成长过程中的节点之前,使它成为你的领悟和向导、或是提醒与反省、懂得悲悯与理解(这应该就是福报了吧);还是成长节点之后读它相见恨晚的感伤。这或许就是人们常常都说《红楼梦》是每一天都可以阅读的其中一个因由吧。《红楼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活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它将不同人性一一呈现无遗,每一个人物都可以是一种领悟,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环境,提醒自己以更宽广的角度看待人性的空间,人世间的结都是自己打的,人生其实可以一念之间转成宽阔的、欣赏的角度,有一天,生命里有东西被打开的时候是很动人的吧。每一次的阅读都可以是一次对自身的不断反省。也明白了白先勇先生说的“我觉得念过《红楼梦》,而且念通《红楼梦》的人,对于中国哲学,中国人处世的道理,以及中国人的文字艺术和完全没有念过《红楼梦》的人相比,是会有差距的”。我想重要的是“念通”吧。红楼梦十岁可看,二十岁可看,三十、四十都在看……蒋勋先生说阅读《红楼梦》的过程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红楼梦》的繁华遍布哀伤,它将悲悯融入卑微……每一种生命的状态都有存在的理由,亦真亦假…似梦如幻。每一个生命都在各自的宿命里完成自己的因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