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魂系威尼斯》读后感1400字
《水印·魂系威尼斯》这本散文是布罗茨基写给威尼斯的情书,在这里,水能反映影像,因此为时间的同义,这样,水、时间、影像就是构成人类历史的三元素。文字忠实记录影像,因而有了见证和保存功能,文学也是解释历史和人类的一种方式。用布罗茨基的话说,即“水相当于是时间,向美献上了它的影子。部分是水的我们用同样的方式服侍着美。”
对魂牵梦绕的威尼斯,布罗茨基给爱以新的定义。爱是什么呢?“爱是一种无私的感情,一条单向街。这就是为何去爱城市,爱建筑本身,爱音乐,爱死去的诗人,或者——对于某种特殊的性情而言——爱一个神是可能的。因为爱是一种映象与其对象之间的事情。最终,这是把我们带回这座城市的东西——用这样的方法,潮汐带来了亚得里亚海,引申开来,它还带来了大西洋和波罗的海。无论如何,对象不会问问题:只要那种元素存在,它们的映象就可以被保证——以一个回归的旅行者的形式或以一个梦的形式,因为梦是闭上眼睛的忠诚。这是我们的同类所缺乏的某种自信。”
原以为这一百多页的小书很快翻完,不,布罗茨基的散文从来不是拿作消遣的,它带有一个始终头脑清醒的人的怀疑,对俗见和成见的重新定义和思考,这种深刻和他特别的语言魅力呈现交织在一起。
比如人在恍惚时的意识捕捉,(尽管他不信赖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大腕们的定义);比如不同凡响的比喻:“旗帜已经降下,乐湖凹上的天空正在从枣红色的波尔多葡萄酒变为深红色的斑岩。/从侧面看,街头用于做这艘巡洋舰变成了伊斯坦布尔。我觉得有张地图忽然间折叠了起来或者有本历史书在我眼前合上了。至少,它短了六个世纪:基督教不再是伊斯兰教面前的长者。博斯普鲁斯海峡正与亚得里亚海重叠起来,而你不可能区分哪一个波浪是哪一个海的。”;又比如诗性与哲理的完美融合,“让眼睛流连顾盼的东西:是美的位置和美的唯一性。因为美就是眼睛的栖息之处。美感是我们自我保护的本能的孪生兄弟,它比伦理学更可靠。美感的主要工具,眼睛,绝对是自主的。在它的自主里,它唯一逊色的,就是一滴眼泪。”等等等等。由此,阅读布罗茨基,对我来说,就是学习新颖的思考和表达。
另外,布罗茨基的散文结构值得一提,形同音乐,由若干小乐章向那个主题包围、靠拢、折卷,呈现八面棱形的晶体,每一章又倍添一种感受的宽度与厚度,唤起清晰而复杂的完善感。换句话说,布罗茨基将音乐结构用在了散文写作上,当然,每一小章本身又是诗体式的音乐,这也是诗歌内部结构写法的提倡。
最后再来看看布罗茨基乘坐贡多拉,夜航时对水城威尼斯的爱的温柔表达:
“月亮悬在空中,它的音调定得高之又高,像被一个云的横符所穿越的某种尖锐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第七音,几乎不可能照亮这片水域,而贡多拉的滑行也完全没有响声。在水上,在它轻盈的身体无声的和没有痕迹的移动中,有某种明显色情的东西——很像是你的手掌在你情人的光滑的皮肤上滑下。说色情,是因为没有结果,因为这皮肤是无限的,并且几乎是静止的,因为爱抚是抽象的。由于我们在里面,贡多拉也许稍稍有点重,水暂时屈居其下,却又在下一秒再把船划过的沟痕合上。同样,因为是一男一女在划船,贡多拉甚至也不那么阳刚了。实际上,这不是一种性别的色情,而是一种元素的色情,它们那同样富有光泽的表面是一对完美的组合。这感觉是中性的,几乎是乱伦的,似乎你是作为一个爱抚妹妹的哥哥出现的,反之亦然。……”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水印:魂系威尼斯》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