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后感1300字
2019年6月7日,我在地铁上,去杨林找王春丽,6.10,她满20,嗯,我也快20岁了,我们是初一认识的。我想说我有理由不去找她,因为17号考钢琴舞蹈,我觉得我应该在学校补作业、练琴。可是啊,我很期待见到那一群小伙伴,离见面的日子越近我就越期待。
因为我喜欢那一群人,即使麻烦,即使内心有一个声音:你期末考了,别去了,快月末了,去了会消费的……
但我还是,上了校车
爱是一种能力,越长大越同意这观点
(喔,请原谅,我在地铁上,刚吃完午饭,有点晕车,就不强求行文惹)
我想,这样一本经典,我应该认真地做一个读书总结。从头开始吧
卢梭虽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自学成才。他先后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这期间,卢梭通过接触身边各色人等,一面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一面利用各种机会读书。
之前一直以为卢梭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可能总觉得,像教育这样需要钻研和博览群书的事业,教育大伽应该背景显赫,像陈鹤琴先生、蒙台梭利
但卢梭纠正了我的观点,我也为他的童年经历感到难过,但苦难造就英才,没有以往的经历,可能教育历史上便会少一名这样有远见的大伽
所以啊,我的经历构成了我,好的就像颗糖果,让我在低谷时仍朝向温暖,坏的像冷水,我骄傲得意忘乎所以时让我冷静沉着。
人们常常居高临下地提出问题,却用另一种态度提出建议。
我在笔记里写:指出不满,却不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依旧,不满依旧。
我们从不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毕竟挑剔是人类的通病。我们总在为别人找麻烦,且以挑出毛病为荣。这就是我们。发现问题做个标注,十年后标注的地方还是问题。
那天去幼儿园见习,旁边的同学看到幼儿在户外爬上爬下,担忧是不是有安全隐患。当时和同学交流的观点和这句话不谋而合。
在室外,孩子接受了自然的磨炼,你认为这是危险的,可恰恰相反,这是在降低危险、分散危险。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娇弱的孩子死亡率比其他的孩子都高。只要让他们力所能及地使用自身的能力,就比因爱惜他们的能力而不让他们去使用的危害小得多。
上周杨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纪录片,一个关于应不应该让幼儿直接在大自然里磨练。看纪录片时,我在想:直接让小孩涉水爬山,水里有蛇怎么办?太危险了。
课后我思考:我应该赞成这种教育,前不久在微信公众号看到过一篇文章,它的大概意思是讲:现在的幼儿园小孩,不管男的女的,都是女里女气的。虽然这种直接让孩子在原生态环境中锻炼有很多的安全隐患,但是,为了避免这些问题,为了避免麻烦就不让小孩子去接触去尝试,去释放天性,我认为这是教育者在偷懒,是害怕麻烦的不负责任。让在孩子在雪地里玩进屋烤火,孩子不一定是乐意的,让他们在雪地里肆意玩耍的舒适度远远大于强迫他们进屋烤火的舒适度,因为肆意玩耍很自由。
卢梭也说: 在室外,孩子接受了自然的磨炼,你认为这是危险的,可恰恰相反,这是在降低危险、分散危险。只要让他们力所能及地使用自身的能力,就比因爱惜他们的能力而不让他们去使用的危害小得多。我觉得我们的幼儿园缺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磨练,虽然回归自然的教育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问题,但它本身能带来的益处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爱弥儿》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