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2》读后感_900字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2》读后感900字

作者在“历史注解”(相当于后记)里写道:

“读者们看到《荣耀》的最后一页时,可能会非常想知道,所有这一切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虚构的?譬如说那场烟花表演,它真的在一九八八年独立日耶路撒冷城里进行过吗?还有旧城城墙上激光绘制出来的变幻图案,以及山谷下面响彻云天的亨德尔的那首《弥赛亚》,也是真的吗?”

神机妙算啊!我当时真是这么问的哦。

以我读到的书、看到的纪录片为依据,我相信作者在这4本书里的东西基本是事实,只是把不太重要的事情做了点归并,让它们集中在小说的几个主要人物身上,比如,兹夫.巴拉克就是虚构的,这是写小说的需要。但是,重大事件、涉及到的关键人物,都是写实的。对拉宾、达杨、果尔达、沙龙等人只描述不评论,描述是实事求是的。

在最后一段“他要做王”里,以那样的方式写烟火秀,把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做那样的渲染?!如果在一个基督教国家所具备的氛围里,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在一个大部分人不承认耶稣是弥赛亚的国度里(而且相当一部份人是犹太教原教旨主义者),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吗?我当时确实在这么问,现在知道了,这确实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不可思议!但是,比起以色列的诞生和存在本身,世界上还有过什么更不可思议的事吗?

作者在“我们--无信仰者”一章中,借学者罗伊的演说,说出了这为什么不可思议。感兴趣者,读读这本书吧!

如果说,犹太人能让亨德尔的“弥赛亚”在以色列的山谷里响彻云天,那么,在中东、在阿以之间为什么不会有不可思议的好事发生呢?根据西方媒体报道,在赎罪日战争前,萨达特就打算打破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三不既定方针:不谈判、不承认、不和解。他发动赎罪日战争就是为了能坐下来谈判。今天,在中东的阿拉伯国家里,抛弃了三不方针的阿拉伯国家不止埃及一个吧?!萨达特不仅仅是阿拉伯的伟人,他是个世界级的大伟人!接下来,说不定,以色列的水处理技术会是下一个和平的使者、和平推动者呢!(感兴趣者请看“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之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2》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