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读后感_1200字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读后感1200字

受本书多次提及「刻意练习」、「主动输出」的建议,决定及时记录下阅读本书的收获。

本书前部分阐述写作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回应书名之WHY的问题),中间部分分析了个人为什么想写却写不成的原因,后半部分则提供作者个人对于(偏向于公众号等文章)写作的方法心得(回答HOW的问题)。

以下主要总结后两个部分的内容(融合自己的理解和补充):


Q1:为什么你迟迟想写却动不了笔?A1:

①对自己写的内容不自信,觉得没有多大价值;

②内心有一个「审判官」,总是中途停下来,反复修改,最后却磨掉了继续写作的热情,灵感也流逝而去。

这两点问题我自己都有过,前者更想是一种害怕出错的心理,这源于对自己可能无知而出错的顾虑,后者则更像是一种强迫倾向和完美主义的结合,曾经自己为了写一份十几分钟的演讲稿,中途反复改稿换稿多次,最后几乎已经不知道最初希望表达的想法是什么了,仿佛走到一半迷路的孩子,茫然自问「我为什么会走到这里?」

作者对于第②点的建议是,先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连续性的写作练习,然后关闭文档。什么时候召唤「审判官」呢?在几个小时后或一两天后,再回看所写的内容。这种时间上的距离感,能帮助自己更加客观的评价所写的内容,还可能补充其他一些思考。


Q2:如何让自己坚持写作?A2:

①每天固定时间点进行写作练习;

②早起时写作可能更好,心无杂念;

③可以有仪式感(比如写前冲一杯咖啡),但要控制入戏时间;

④专注,消除环境影响;

⑤灵感就是流汗(记得连岳在写作上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大意是说,好的写作者不可能要等到有灵感才写,而是每天的刻意练习使得他们脱颖而出)。


Q3: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内容输出?A3:

①大量高质输入是前提;

②每天刻意练习不可少;

③好奇心使你多思考并产生许多想法;

④观点鲜明有立场;

⑤表达克制且精炼;

⑥逻辑清晰;

⑦学会讲故事说明道理。


#拓展:关于「逻辑」架构,《金字塔原理》的四个原则#

①结论先行。先摆出结论,后阐述理由。

②以上统下。「金字塔」上层思想是下层思想的总结概括。

③归类分组。每一组思想必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④逻辑递进。每一组思想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Q4:如何拟「一见倾心」的标题?A4:

①引发共鸣——说中心声,戳中痛点;

②制造悬念——激起好奇,寻找答案;

③引起争议——观点鲜明,自有立场;

④颠覆认知——出乎意料,反「常识」。


题外记

其实阅读这本书是偶然,在准备翻阅这本书的目录时,突然想到正在阅读的《高效阅读》中提到的新颖的阅读方法——不要先看目录而是先快速翻阅一本书的内容来快速阅读,我跃跃欲试,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阅读,读了本书后又有了这篇笔记。

坦白说,通过快速刷过一本书的方式(几分钟的时间),确实能让我迅速感知到哪些地方我有兴趣,哪些地方对我而言不重要。之后再对重要部分进行精读,确实很快就可以把握我想了解的本书信息。

不过,这本书本身信息密度不大,且内容也比较少。对于体量比较大的书籍,不知道这样的阅读方式效果怎么样。留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