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黄昏里的男孩》读后感_4500字

《黄昏里的男孩》读后感4500字

这是余华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共收录了十二篇短篇。每一篇都涉及现实,引发读者的思考,启迪与共鸣。

1.空中爆炸

唐早晨一直未娶,但他的朋友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是唐早晨的这场闹剧,把这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唐早晨的朋友们,是为生活妥协的一类人,娶妻生子成了自己应该过的生活,但他们同样怀念过去,也希望不被社会的条条框框束缚,只是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便很难回头,这次的相聚难得而又珍贵,让他们久久不想回家。

这一天晚上,我们终于又在一起喝上酒了,我们没完没了地说话,我们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我们谁都不想回家。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过去,回忆着那些没有女人来打扰的日子。

2.蹦蹦跳跳的游戏

母亲每次和孩子玩游戏时,父亲都是买一个橘子给孩子吃,这个活蹦乱跳的孩子转眼就没了,父亲则是买了一个面包给孩子母亲。父母应该是先前就已经知道孩子命不久的事实,可能是因为生活的清贫,从父亲每次只是买来一个橘子可以体现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父母都是陪着孩子度过的,孩子每次都玩得大汗淋漓,他是快乐的,但父母将永远带着他的记忆生活。白发人送黑发人,总是那么难过。

“买一个橘子?”

他说:“给我一个面包。”

林德顺给了他一个面包,接过他手中的钱以后,林德顺问了他一句:

“孩子好吗?”

这时候他已经转过身去了,听到林德顺的话后,他一下子转回脸来,看着林德顺:

“孩子?”

他把林德顺看了一会后,轻声说:

“孩子死了。”

3.为什么没有音乐

只是马儿随意拿起的一盒录像带,看到的却是郭滨和吕媛的脸,也许郭滨和吕媛已经拍了很多这样的录像,马儿即便是得知妻子出轨,也保持着文质彬彬的模样,当年吕媛被马儿的这一点吸引,如今却是因为这一特点带来的某些事情抛弃他。原以为但凡是长时间相处在一起的人,就会有感情,会有良知,殊不知这只是原以为,对一个人越是好,那人越是把这种好,当作理所应当,然后变本加厉的索取。

马儿在走过来的男人那里,认出了郭滨的脸。在郭滨的后面,那个女人坐起来后,马儿看到了吕媛的笑容。

4.我为什么要结婚

林孟或许是出轨了,或许是不再想和现在的妻子一起生活。当我拜访林孟家却发现只有萍萍一个人在家时,萍萍表现得很紧张。长时间以来,林孟都在找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的妻子推到别人手里也不是第一次,萍萍是贤良淑德,温柔贤惠的妻子,却没有遇到一个好丈夫,林孟想方设法诬陷我和萍萍有奸情,萍萍甚至不敢大声地反驳,当我为萍萍愤愤不平时,萍萍被我所说的话感动。我本是逃避父母的使唤,却莫名其妙地多出了一个妻子,很多时候,你所做的一件小事,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然后我看着萍萍:“萍萍,你说呢?”

要命的是萍萍理解错我的话了,她含着眼泪对我说:

“我愿意做你的妻子,我听了你刚才的那一番话以后,我就愿意做你的妻子了。”

我傻了,我心想自己真是一个笨蛋,我为自己设了一个陷阱,而且还跳了进去,我看着萍萍脸上越来越明显的幸福表情,我就知道自己越来越没有希望逃跑了。萍萍美丽的脸向我展示着,她美丽的眼睛对着我闪闪发亮,她的眼泪还在流,我就说:

“萍萍,你别哭了。”

5.阑尾

在孩子心中,这个医生爸爸便是一个英雄人物,他们的爸爸给他们讲了一个关于一个人自己动手割阑尾的故事,两个孩子一直记在心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传达正确的思想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父母的一个举动,一句话语,都会被年少无知的孩子记在心里,做孩子的榜样,也是从点点滴滴中做起并影响到孩子的。

我们希望父亲像个英雄那样给自己动手术,可他却哭了。我哥哥和我看了一会父亲,然后我哥哥拉着我的手就跑出门去,跑下了楼,跑出了胡同……这一次我们没有自作主张,我们把母亲叫回了家。

6.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来发不是真的傻,他分明就是一个正常人,可是他一直被人取笑玩弄,他重情义,那条陪伴他的狗是他唯一的朋友,可却被人吃了,来发本就一个弱点,不能让别人叫他的名字,那会使他鬼使神差地去做一件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自己的狗没了,那唯一的弱点也不复存在,相信他会变得更加坚强: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

我一个人想了很久,我知道是我自己把狗害死的,是我自己把它从许阿三的床底下叫出来的,它被他们勒死了。他们叫了我几声来发,叫得我心里咚咚跳,我就把狗从床底下叫出来了。想到这里,我摇起了头,我摇了很长时间的头,摇完了头,我对自己说: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

7.炎热的夏天

温红和黎萍便是两个现实的女人,李其刚追她们时,两人嫌弃他,当李其刚稍微有点小名气(被红花这样有名气的女人抱过)时,两人迅速贴了上来。这不是爱情,而是这两个女人都想更有面子地活着,她们虚荣,喜欢互相攀比。李其刚也不是真的要追求某个女人,他只是在这一处撒网,看哪个女人愿意跟他。作者对笔下的这几个人物都充满了讽刺意味。

这时黎萍挽着李其刚转过身去了,他们走了两步,黎萍回过脸来对温红说:

“温红,我们走啦,你常来玩。”

温红点了点头,看着他们往前走,等他们走出了二十来米远,她转身向另一个方向走去,走了一会,她低声对自己说:

“哼。”

8.在桥上

这是一对夫妻,丈夫铁定了要离婚的心情,妻子却浑然不知,妻子以为丈夫多年来突然问起她的月事是对她的关心,殊不知丈夫是担心若是多出一个孩子扰乱了他的离婚计划。丈夫终于说出离婚,他在人潮中走过,他的紧张与不安在妻子眼里却是若无其事。多年来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使他们很好地了解对方,是否有孩子成了即将离婚的夫妻之间的多余且难以选择和面对的问题,现实生活总有太多无奈,充满讽刺意味。

她半张着嘴,看着他将双手插在裤袋里仿佛是不慌不忙地走去,风吹过来把他的头发掀起。他的动作如此敏捷,在她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他已经成功地挤入了下班的人流,而且还掩饰了自己的慌张。他走去时全身绷紧了,两条腿迈出去就像是两根竹竿一样笔直,他感到膝盖那地方不会弯曲了。可是在她眼中,他却是若无其事地走去。

9.他们的儿子

父母挤公交摔倒,孩子坐出租车回家。父母省吃俭用满足孩子的生活费,孩子不知愁滋味。孩子长大了,知道该买什么样的奢侈品,知道什么交通方式最便捷,知道同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却不曾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挣钱,就不知道钱的来之不易。长大让他学会了攀比,学会了过一种好的生活,却不知好的生活要建立在富裕的物质条件基础上,父母为柴米油盐过着精打细算的生活,孩子花钱却大手大脚。充满讽刺意味。

李秀兰侧过身去问他:

“儿子坐着出租车回家要花多少钱?”

“不知道,我没坐过出租车。”

石志康接着又说:

“我想最少也要三十元。”

“三十元?”李秀兰心疼地叫了一声。

石志康叹息了一声,说道:

“这可是我们从牙缝里挖出来的钱。”

10.黄昏里的男孩

孙福年幼的儿子离开了他,这个消息也是几个小男孩告诉他的,也许是在这件事之后,小男孩这个形象才会给孙福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儿子和妻子的相继离开,都使得孙福的内心崩溃。当他看到因饥饿偷去自己一个苹果的小男孩时,他的举动是掰断了那个小男孩的一根手指,他对小男孩残忍的折磨也是他长久以来内心所受的折磨,长期的折磨使他忘记了善良与同情,只剩麻木与残忍,或许在几百个日日夜夜,孙福都在埋冤上天的不公,这才造成了他内心的扭曲。可伤害小男孩的不止孙福一个人,所有的看客都是施暴者,他们不知道小男孩的名字,不知道他会去何方,只记得他的一根手指断了,而这唯一的记得也许也会在不久后被当时的人遗忘。饥寒交迫的小男孩,在这个不会被怜悯的时代里没有食物来源,又能生存多久呢,即便得以生存,在黄昏里的这段记忆又将伴随着他并折磨他多久呢。

后来,在一个夏天的中午,几个男孩跑到了这里,喊叫着孙福的名字,告诉他,他的儿子沉入不远处池塘的水中了。他就在那个夏天的中午里狂奔起来,他的妻子在后面凄厉地哭喊着。然后,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永远失去儿子了。到了晚上,在炎热的黑暗里,他们相对而坐,呜咽着低泣。

11.女人的胜利

李汉林还是对这个家庭负责的,只是他出轨的事实不可否认。林红得知李汉林出轨,向丈夫的朋友发泄,回家后无声地发泄,这都会让一个男人颜面尽失,李汉林属于精神出轨,但也有节制。理性让他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进行惩罚。林红是感性的,她对李汉林所有的举动都是爱他的表现,他们并不想离婚,也不存在谁的胜利。其实一个人的一生中不会只爱一个人,婚姻不比恋爱,当激情褪去,维系两个人的是责任。

林红的眼睛始终看着那个叫青青的女子,看着她如何不时地向他们这里张望,如何不安地将那个杯子在桌子上移动,最后又看着她如何站起来,脚步匆匆地走出了这个名叫黄昏的咖啡馆,当她红色的身影在他们身旁闪过去,并且再不会出现以后,林红内心涌上欢乐,她突然觉得自己已经胜利了。经过了二十六个日子的悲伤和愤怒、失眠和空虚之后,她不战而胜了。

她的手从李汉林身上松开,她的嘴也从李汉林嘴上移开,然后她微笑地对李汉林说:

“我们回家吧。”

12.朋友

一条血淋淋的毛巾打败了一把刀,却促成了同是嚣张跋扈的两个人的友谊。昆山因为得知石刚打了自己的老婆而去找石刚,引发了一场斗殴。这场斗殴没有使两个人关系恶化,相反,他们变成了朋友。还是孩子的我不懂这种关系的演变,成人世界里的规则总是令孩子们摸不着头脑,当孩子发出疑问,别人总是告诉他: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成人世界里的朋友关系,总是不再纯粹,当保留着童真时,喜欢对一些小事炫耀来获得满足感,把胜利者作为英雄看待,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当他长大,利益关系成为了主要关系,两个人或是一群人的相聚,只是为了共赢。

这一天傍晚,他们两个人靠在了桥栏上,他们不断地说着什么,同时不断地笑着。我看到晚霞映红了他们的身体,一直看到黑暗笼罩了他们。他们一直靠在桥栏上,他们手里夹着的香烟不时地闪亮起来。这天晚上,我一直站在那里听着他们的声音,可是我什么话都没有听进去。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始终在回忆当初他们吸的是什么牌子的香烟,可是我总是同时回忆出四种牌子的香烟——前门、飞马、利群和西湖。

作者说

写作使我拥有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构的,它们的关系就像是健康和疾病,当一个强大起来时,另一个必然会衰落下去。于是,当我现实的人生越来越平乏之时,我虚构的人生已经异常丰富了。

当岁月流逝,我们能留下什么?

泛黄的纸张?

搁浅的回忆?

我们要记住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黄昏里的男孩》读后感_4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