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熊镇》读后感_1500字

《熊镇》读后感1500字

一、关于人性

怎么说呢,《熊镇》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倒不是巴克曼罗里吧嗦(划掉)不温不火的叙述方式,他这种风格真的很像小时候躺在被窝里听姥姥讲故事。是这个故事本身,让我有点读完之后想表达些什么又不知道该表达些什么的压抑感。

故事其实很简单。前半部分基本上在描画这个小镇的所有人物。从主角玛雅,凯文,亚马,到他们各自的家庭、朋友,以及更远一层的人际关系。熊镇真的是个很小很小的小镇,似乎每个人之间都多少有点什么牵扯。这前半部分的节奏不紧不慢,最主要的情节就是“熊镇青少年冰球队即将面对一场重要的比赛”。然后比赛就来了,故事的转折点来了,所有让人唏嘘、让人愤恨、让人感动的情节也要来了。

这个故事里比赛其实是个幌子,赛后派对才是点燃一切的引线。派对上班杰与凯文、玛雅与安娜两对朋友各自出现了裂隙,亚马和波博化敌为友,凯文强暴了玛雅,亚马目睹了这场强暴。熊镇从这场派对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熊镇》从这场派对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后半部分是一个真实社会的缩影。很多人说艺术是对生活的夸大,但这里的一切已经不再是夸张处理过的现实了:被强暴的女孩内心的恐惧与纠结,报警后小镇居民的反应,被害者的污名化,被权力与金钱凌驾的真相,被现实的困境与良知煎熬的知情者,以及人们内心星星点点只需一阵轻风便可燎原的善意。不知道应该说是小说足够写实,还是现实世界本来就已经足够夸张。但艺术的好处在于,就算内容再残忍再无情,也总有善与美的表达,且这善与美终究是要压倒恶与丑的,无论用什么方式。我们的现实里,有多少善与美,它们又有多大的力量呢?

我可能是个对现实太过悲观的人,所以在看到小说里于残忍于丑恶中生长出善与美的结果时总会觉得感动。当亚马面对小镇居民说出真相时,当苏恩跟戴维说“当你的孩子满十五岁时,记得来拜访我”时,当拉蒙娜和“尾巴”留下来继续赞助熊镇冰球队时,当班杰对彼得说“我只想打球”时,我在想,熊镇真是个童话一样的小镇,无论情节如何曲折,最后都能各得其所。我们从不畏惧黑暗与丑恶,我们畏惧的只是没有足够的力量撕裂这黑暗与丑恶,没有足够的爱与美去对抗这黑暗与丑恶。所以我们喜欢童话,因为它们让我们看到爱与美。

在这本书里你看得到人性。坚强与懦弱,自私与善良。


二、关于十五岁时的朋友

你在十五岁时所拥有的朋友,往后都不会再有了。

玛雅与安娜。两个女孩在派对上各自以为被对方抛弃,彼此冷战的时候,像极了十五岁时的我们。两个女孩终于绷不住冷脸,重归于好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能撼动她们的感情。十五岁时候的朋友,只有彼此最投契。

你在十五岁时有过的朋友,往后将再也找不到了。

亚马与波博。他们俩是我觉得,整本书里最可爱的一对小朋友。亚马说出真相之后被愤怒的队友群殴,波博是唯一一个帮他打架替他挨打的人。而波博和那些人做“队友”的时间,可比和亚马做“朋友”的时间长得多。十五岁时候的朋友,因为正面较量过可以不计前嫌,因为彼此相似于是惺惺相惜。

你十五岁时曾经有过的那些朋友,这一辈子将不再能拥有。

凯文与班杰。凯文从来没有学会对班杰说谎。班杰总能一眼看到凯文内心的恐慌。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却终究不是同路人。班杰是整本书里最立体的一个人物,性格强硬,内心柔软。凯文和班杰相似的地方在于性格强硬,区别在于内心软弱。或许凯文是球队的技术核心,而班杰绝对是凯文的精神核心。十五岁时候的朋友,一个依赖另一个获得安全感。

班杰说“我希望你找到他”——“你一直在找的那个凯文”的时候,凯文就也再不能拥有班杰这样的朋友了。他将永远恐惧黑暗。

你在十五岁时有过的朋友,有时能够找得回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熊镇》读后感_1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