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天谴者》读后感_1000字

《天谴者》读后感1000字

最近粗读了秦明老师的《天谴者》和《守夜者》,在此之前,有想过读“法医秦明”系列,无奈翻了不到半本就放弃了,书中严密扎实的法医专业知识,令我这个外行人望而生怯。
而在对相关知识,或者说在缺乏一定逻辑推理能力的情况下,我更多的是选择看作者的文笔、脑洞以及情节的吸引力,所以相对于秦明老师的作品,我更能够接受雷米和紫金陈大神的作品。
这样的畏难情绪下,《守夜者》却让我来回读了两遍。
原因无他,只因为“情怀”二字。
每一个读者,在面对不同风格体系作家的作品时,总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汲取偏爱的一种内容“特质”。国内的推理破案小说,总能够“无缝对接”地将“情怀”串联到每一件刑侦案件当中,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中国特色”。
就像书里书外的“秦明”永远在强调“太平人间存佛心”这句话——书里能够拥有破案能力和条件的那一类人,绝大多数是生活中守护万家灯火的“他们”。职业和专业赋予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他们“必须”拥有情怀。
济世救人的情怀,佛心鬼手的情怀,保家卫国的情怀,抑或是惩奸除恶的情怀。
每一桩案件的背后,除开那些冰冷的、复杂的、激扬火热又或是冷酷变态的情感外,最不能忽视的,便是这些前赴后继、野火烧不尽的操守和坚持。
这也是作为门外汉的部分读者愿意将这部作品“啃”下来的原因。
无论是“法医秦明”系列,还是“众生卷”系列,读者都能看到秦明老师想要传达出的部分理念和精神。
在书中,他塑造了一群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又齐心协力破案的人物角色,他们既是“小人物”,又是“大人物”,他们是执法人员的缩影,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就像在《守夜者》中,作者提到“守夜者”的确是国内那些聚集着各界精英人才的特别行动组,而“法医秦明”系列里,那些拿着微薄工资却始终热爱岗位,永远第一时间出现在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们,他们的身影,更是可能随时出现在某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在我读来,相比较于秦明老师的作品,雷米的《心理罪》系列便更加具有“故事性”,毕竟在纯文科思维的主导下,案情分析和专业知识对我来说都显得陌生,也存在一定的思维排异。而紫金陈的“谋杀官员”系列则拥有跌宕的情节起伏,足够吊足读者的胃口,一本《长夜难明》更是将“责任”二字描绘得淋漓尽致。
因为心中存有正义,因为胸膛还淌动着热血,所以黎明总会来临。
就算这个世界暂时被阴云渲染,就算黑夜将这个城市笼罩得压抑森然,也要始终相信,总有云开月明的那刻到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天谴者》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