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是什么?在蔡康永看来,情商,是人应对一切关系的能力总和,而情商真正的意义,在于愉快地做自己。我们训练情商,不是为了扭曲自己去讨人喜欢,而是为了做情绪的主人。康永哥的高情商,对外表现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对内则表现为平静愉悦,内心自洽。让自己开心的同时,也让世界开心。只有想得通透,才能活得痛快。拥有高情商的人,可以让自我活得更加舒适,不会陷入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进而在爱情、亲情、友情中,都能更好地经营一段舒服的关系。
「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试读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午休时溜到附近的书店看完了这本书。之前以为情商是讲与人相处之道,如何处理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康永哥却道明了:情商从头到尾都是一件自己对自己的事。如何与情绪相处,如何做自己,如何在人云亦云中获得“明白”,如何对快乐,幸福、成功、悲伤、不满、自卑恐惧秉持“明白且恰当”。从自己的心开始,因为那样最值得。摘录:“这不是一本教我们快乐的书。在我向往的生活里,快乐没那么重要,快乐很讨喜,但快乐不及平静重要”。“跟自己相处,并不孤单,反而是跟无聊的人勉强鬼混,才容易感觉孤单,独处不是要我们面壁打坐,我们可以挑选自己感到好奇的书或电影,当成我们跟自己相处的催化剂,类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里面的明月吧”。“情商,从头到尾就是一件自己对自己的事。如同每晚我们睡着,都是一个人入睡;做梦,都是一个人入梦;肚子饿或肚子痛,也都是个人饿,一个人痛。人生最根本的事没什么可以赖给别人,都是自己经历,自己得失,只是我们有时候喜欢幻想别人能分担很多事罢了。”“然而所有努力要越活越明智的人,每个都是一路自问自答而成长的。”“人生的各种不满,最好都能恰如其得分的应对,以免珍贵的意志力,被毫无章法的挥霍掉。”“长期的自己,是肉身与灵魂。当下的自己,是情绪。”“情绪不是我们的主人,不要卑微地求快乐,不要恐惧地躲悲伤,别被愤怒控制,也别让热情成为待人处事的重担。”“从小藏在脑中的那个理想的我,如果迫使我们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那我们就会同时收到鞭策与自责,鞭策使我们一直努力,自责则终于演化为自卑。”“我跟你一样,很早就发现,生活充满挫折。想要的东西,常常要不到;想做的事情,总是做不成。”“让山是山,让我们是自己。不是别人塑造的我们,而是我们塑造的自己。”
「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试读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把自己压抑到没脾气,那当然不是情商,那是欲练神功,只好自宫。永远对人笑眯眯的,那也不是情商,那是带了个令人窒息的面具。我们向往好情商,就是为了能好好做自己,而不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明明才刚刚20岁,却急着看明白一切和充满智慧,渴望行云流水般度过余生。只想要看到生活永远顺自己的心意,没有矛盾和冲突,不被外界所扰。希望看明白自己,有时候做不到还会对自己很失望。可是长大的意义不就是一点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嘛,从其他人的经验看,认识自己的过程总是很痛苦,而且即使穷尽一生有时也看不明白。所以不必着急,慢慢走就很快。而且去接受自己各种不好的样子,勇气总是必不可少。无知时总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可在与伙伴发生争执,从而失眠 过度自责 沉溺负面情绪不自拔时。再看这本书却发现情商面对自己的感受独处的能力人际交往很有趣,也很值得研究。我们十二万分地想做自己,可却也时刻在被无关紧要的人影响着,其中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呢?可也有些人并不会被这些问题过度干扰,她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面对同样的情景,人们会做出怎样不同的应对方式呢?虽然人际冲突被研究到没创新可研究,可为什么晚出生这么多年的我们面对人际冲突还是无处下手?充满好奇我们想要的情商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舒服。有些东西很普遍,却与我们无关,我们也可以没有感受。面对息息相关的事情,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感受,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而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因为无知,才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很多东西都是不知道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可有的世界就是芳香四溢的花园。想要去看看那些有趣的灵魂,充满求知欲又不妄自菲薄,这一定很有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试读版)」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