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相逢于江湖》读后感1000字
#江湖相逢江湖老#
才看几篇,觉得似曾相识。翻箱倒柜,果然从书柜中找到一本《金庸散文集》,200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2008年一位朋友作为生日礼物赠予我。
先说说 《金庸散文集》。书名很拙朴直白, 小标题也只是以内容分类:看戏、听歌、品舞、赏画、观影、杂说、翻书、出版、写作、游记、访谈、读史、后记、附录。 由此可见,收录文章甚多,内容繁杂,凡七八十余篇。其中,看戏篇多谈京剧(《空城计》《盗御马》等)观后感,听歌篇多是从内地赴港的民歌演出,颇有些时代距离感。观影篇,则多是莎士比亚名作改篇的电影(《王子复仇记》《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观后感,杂说篇多谈围棋,访谈篇对象为钱穆伉俪,读史篇由陶潜、马援而至郭子仪……可见金先生知识之渊积淀之厚。
相较《金庸散文集》,本书书名《莫若相逢于江湖》及书中几辑小标题“此生与你,江湖相逢”“执剑天涯,静听风雨”云云,多有讨巧之意,约莫是为了引起读者对金庸创建的武侠世界的记忆与共鸣罢。所选篇目虽不甚多,约莫只有《金庸散文集》三分之一,也少有歌舞戏曲篇章,只集中着力于与“江湖”相关的话题——小说人物、历史观,并夹少许游历,也算突出主题吧。对于勾起江湖念想,并兼辅助了解金大侠之生平点滴,一观无妨。
于我,则也算是一次重温吧。重温文字,以及文字以外的时空与人事。比如送我《金庸散文集》的朋友、老醉发给我的吴霭仪评金庸女子文档、中学时我这个“恶贯满盈”组建的“四大恶人”羽毛球团伙——除了老四偶有相见,老二老三不见久矣,还有课间玩的“金庸小说回目大接龙”。
高三时,课余每被用来背诵各类应考的诗词文段。于此间隙,我最爱与同学玩自创的“金庸小说回目大接龙”。你说一句“青衫磊落险峰行”,我接一句“玉璧月华明”;我问一句“谁家子弟谁家院”,她答一句“无计悔多情”。最爱“向来痴,从此醉”,最想往“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最惆怅“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最悲怆“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俱往矣,此间的少年与时光。
一并还从书柜翻出了梁羽生散文集《笔花六照》、古龙散文集《笑红尘》重温。我知道,写散文,他们不见得有多么好;不过,我们要看的,从来并不只是文字,而是夹杂此间的,一段一段的,少年子弟江湖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莫若相逢于江湖》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