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常识》读后感_1000字

《常识》读后感1000字

【2019年第11本】2009年初出版的针贬时弊的文集,按梁先生所说:理解当代中国的七十张关键切片。在如今看来已没有什么感觉:即使这些热点事件我也在网络上曾经历过,甚至狂热的参与过。那会大陆主要以韩寒、李承鹏、李开复为意见领袖的PC博客时代,最常见敏感字的和谐社会之类,与监管玩猫捉老鼠的文字游戏,好笑好玩好心酸。那个阶段某种程度也是对我而言,也是启智的阶段,模模糊糊变成愤青,常常在QQ空间也有模有样针贬时弊(十年前的朋友圈),幼稚的感觉参与到时评影响政治的历程,当然也意识到这种所谓的网络民意的强大与脆弱:在强大的国家力量面前,一介意民只是一个屁民。

今日,见识到了梁文道老师客观分析与清晰逻辑的魅力。当然,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国人不缺知识,唯缺常识。梁先生的幽默风趣与一针见血,也矫正、完善了我很多观点,这常常让我在阅读时回想起当时的偏激、幼稚的想法觉得脸红耳赤。

梁先生在书中前后都强调:“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了。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除非他那作者的自我要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志趣:江山不幸诗家幸。”令小朱十分敬佩。

坦率的讲,这曾经代表着中国发展进程中七十个问题切片,如今大多数确实变少了、变没了,当然也有些其实没变,变隐蔽了,甚至变强了。

现在,我天朝随着经济发展变得更富饶强大,不出意外,五、六年后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讲真,但很多社会黑暗面也随着技术手段和监管加强,再也难以看见,实现真正和谐。不过,现在的人除了更在乎比朋友多五斗米以外,其它的也不那么在乎了,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各司其职,所谓参与政治、甚至发表独立的意见,那也是遥远如天边的事件,不知道是悲哀还是幸福。

最后,引用梁先生一段假设与他孩子的对话:“假如你问:“什么是中国?”孩子,这就是中国了。你我何其幸运,生在这样的一个国度,同时拥有儒家、道家、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等深厚的传统可以学习,有几十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可以继承,有大陆的本土左翼思想脉络,有香港的英式法治文化,有台湾的民主实验……这一切一切都是中国。想象一下,它们的交流冲撞,会爆发出何等巨大的能量呢?我们为什么热爱中国?那是因为它的多元是如此的美丽。”

嗯,我们为什么热爱中国?

那是因为它的多元是如此的美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常识》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