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朋友2018(精校版)》读后感1900字
岁月不饶人,不过你们也没有饶过岁月。
我们不操心行业和公司层面的事,就想想咱们自己。
现在黑天鹅都快成家禽了——一切正在起变化呀,熟悉的世界不在了。
其实并不是这一年故去的人特别多,而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40年前开始,才有机会知道很多人。在我们的少年时代,大众媒体把他们推到了我们面前。
为做事的人服务。做事的人无所谓悲观还是乐观,我们只关心如何把事做好。
真实的世界里,并不存在抽象的两难选择。每时每刻,我们做事的人面对的就是一张时间表,是这张时间表上具体的时间安排而已。
“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我们是伞兵。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它”
过去几十年,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底层思维模式:宁可被说成是猪,也一定要挤在风口。即使看到千军万马,也一定要走上那座独木桥。
小趋势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不能随大溜。
因为一张通票吃遍天的潮流结束了,我们必须学会用新的方法。
猫砂。全世界,今年猫砂的销售额是50亿美元左右。
大公司都在蹭猫的流。
小趋势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
我经常提醒我们公司的同事,你们千万别把自己当主流,要对自己的趣味保持一种警醒和谦卑,不要动不动就以己度人。“在中国,再众所周知的事情,都起码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而大多数时候,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
等号的意思是,有些东西不重要。
“不抽象,我们就无法深入思考;不还原,我们就看不到本来面目。”
还原能力,就是我们逼近事实真相的一副眼镜。戴上了这副眼镜,你看待世界,评估价值的标准就完全不一样了。
服务业和周边社会要素的连接没有那么强。
制造业得有运转良好的港口道路、良好的社会治安、稳定的税收和行政方面的治理能力;得有劳动技能、劳动态度都良好的工人;有稳定的能源、原料和供应;还得有周边的居住、餐饮、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
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本身就是它社会治理能力的晴雨表。
制造业是我们构建一个真实、良好社会的压舱石。
过去两千年人类社会GDP发展的曲线,没有过“倒栽葱”。
中国是什么?它是好多好多全世界最勤奋、最想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一群人组成的。有了这个对真相的把握,你担心个啥?
巴菲特还有一个提醒: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成功。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在分享一个共同体的红利。我们一生的所有红利,其实都来自于这样一条经济增长曲线。
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做一个理性乐观派。只有这个选择,既符合我们的理性,又符合我们的情感,还符合我们的利益。
菲茨杰拉德的一句话:“一个人能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决定我们个体命运的,除了众所周知的大趋势,更是那种需要我们自己去主动发现的小趋势。
“非共识”
这就是非共识的宿命,任何创新在它诞生的那一刻,先会被当作“异端邪说”,然后成为“伟大革命”,最后还原为“稀松平常”。这是一个神奇的循环,不走完这个循环,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人类的很多古老共识,并没有沉底,只是在潜水,它们还会回到水面。
有三件事,人类自古以来,就会为它激动,为它落泪欢呼,一点就着,那就是:庆典、征服和竞技。这是经典的传播学理论。
摸机率
信息过载哪是我们这代人遇到的问题,有信息、有知识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已经在了。我们每一代人都这样喊,习惯了就好了。
过去,婚姻是成年的第一件事,是人的成年礼。只有结了婚的人,才被认可为合格的社会细胞。
“顶石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只是开始的结束”。
所有能穿越时间的东西,就该坚守,因为人生太长了;所有会被时间过滤的,该翻篇儿就翻篇儿,因为人生太长了。
“你在朋友圈里又佛又丧,你在收藏夹里偷偷地积极向上。”
拼多多是人的逻辑。
熟人之间的感知和判断
良知良能
“信用飞轮”
这个世界绝不会只变成机器的世界、算法的世界、代码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很多场景下,完全呈现为一个人推动人的世界。
我们只在乎我们和自己用户之间的长期关系。
任何一个人,不管你的力量强弱,放眼于足够长的时间,你都可以通过长期主义这种行为模式,成为时间的朋友。
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一套核心算法乘以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这其实就是长期主义的原则,做一件事,长期地去做,持续地去做。
当变化发生的时候,你说我们做事的人有得选吗?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害怕,然后就不做事;第二种是窃喜,发生变化的时候有人害怕了,我做事的机会就来了。你说我选什么?
“有意瞄准”
约翰·列侬:“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
阿尔贝·加缪:“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时间的朋友2018(精校版)》读后感_1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