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春天》读后感1200字
读这本书是缘于先看了这部电影。起初看电影时并不知道原来里边那些朴素的镜头和人物表象原来都是真实的日常存在,没有表演和矫饰。还在背后想着,这个老头表现得可真好,那个老太太也好自然。但等看完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父母是真的,日常表现是真的,而不惧镜头的坦然态度也是真的,淡然悠远,素面无波。
但不得不说,这本书给我的震动远远要比电影更深刻。从头至尾出现的几十种画面中都给我一个深刻的感觉—内心到底有什么样的平安才能在涌动的时光之流里刨出这样波澜不惊的画面?而这种平安到底是来自父亲的柔和无波的眼神,还是母亲不惧风浪的勇敢;是来自终日久居山林的痴慢,还是自内向外寻求生活后的挑战?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我唯一知道的是,没有经过对生活拷问和历练的平安都不是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没有风浪后的平静天空也并不真实。所以在多个关于家乡的春天过后,我终于明白了作者内心的春天到底来自何处。
他写意外的清晨、写山中短居、写日薄西山,这些都带给我无比的惊喜和感动。让我看到了一个寒山子式的人物,在朴素生活中叩问生存意义的同时,不断地寻求一种现实和精神上危险生活的可能。从危险中获得更多的生命体验,从静默中吸收更多人的感官,从观察中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进行自我修正并为他人提供更好生活的证据。而读到这,我能感受到深深的共鸣,近期的不安让我担心终将不得不走向平凡生活中蹉跎的一员,我担心所有的努力都终将陀螺式的原地打转,我担心行将就木时也最终无法看见太阳真实的笑颜。所以,也在黑夜里拿着手电企图找寻黑暗里的黑。可是,我也终将明白,即使我的陀螺总是按照圆形兜兜转转,每次我落下我的圆却总是比上次大一点。所以,我也要求自己更努力和平稳一点。不断的探求陌生领域,又不断的渴望回到安全地带,但是在一次次的离乡和归乡一种,我也学会了如何变得平安。
可是,这并不是作者的平安,在我读到最后一个章节,作者去做矿工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也像我一样不安。为了不安于平静和平凡他急忙的往身体里装进各种体验。可是,心灵的净化不仅在于增加不同体验,更在主动过滤装置的丰满。当她看到矿洞里的水晶,他一下悟到生命的本质不应仅仅向内,更要向外求索才能实现。这也是我从《岳阳楼记》里获得的体验,在利他实践中获得生有限生命的延长,在得知永恒后获得平安。即使这个利他实践只是周边的几个人,但是你所发出的光和热却可能照亮别人的一生。这或许就是对罗素向外寻求人生幸福的顿悟。
但实际上,还有一种人,就像作者的父母从出场到结尾,无论什么困难射向他们,都会像石子投入湖面无法引起他们的波澜。或许他们天生心中就装着一片大海,我向岩前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盘石。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四个春天》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