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读后感_1200字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读后感1200字

大半天一口气读完,收获颇多
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由地学习,这才是早期教育真正的目的与出发点。本书从自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我们的“儿童之家”
2⃣️教学方法
3⃣️运动神经训练
4⃣️感官训练
5⃣️语言以及对世界的认识
6⃣️自由
7⃣️书写
8⃣️识记乐谱
9⃣️算术
道德因素培养
只有已经培养出特殊的观察能力,并且掌握了对外部事物分门别类的能力的人,才会在科学方面有所发现。缺乏秩序和没有准备的人是不会有所建树的,这样的人整日闲逛,空做白日梦,盲目游走于花草间或星光月下。
在他们所处的周遭世界里不断“有新发现”,在整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他们从这个世界所获取的知识是秩序井然的,这也激励孩子产生极大的热情。在孩子的头脑里建立的是“有序的杰作”,而不是“混沌杂乱”,这样孩子的内心深处会充满极大的喜悦感。
如果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总是尊重、冷静、耐心等候,如果孩子在活动和自由体验中没有那么多约束,那么就很容易保持孩子的求知热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孩子进行引导。
老师要时刻准备着为孩子提供所需的帮助,同时又要避免成为帮助孩子和孩子自由体验之间的绊脚石。
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尊重自己的孩子。我们试图强迫他们服从我们的要求,却从不考虑他们特定的需求。我们对待孩子时,表现得高傲自大,甚至是粗鲁无礼,然后期望孩子学会顺从,举止庄重有礼,我们永远记得的是孩子的模仿本能十分强烈,孩子们对我们充满信心、钦佩我们,这件事是多么感人。无论怎样,孩子们都会模仿我们。因此,在对待孩子时,我们要尽可能表现出仁慈体贴,这将有助于塑造孩子的性格。仁慈体贴不单单指爱抚。第一次见面就拥抱我们的人,我们会认为他们粗鲁不堪、粗俗无礼或者缺乏教养吗?仁慈体贴包括了解别人的愿望和想法,满足对方的愿望,表现得通情达理,如果需要,甚至牺牲自己的愿望。这就是孩子们所需的仁慈体贴。
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这一奇妙过程中所起的干涉作用是间接的。孩子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而我们的存在只是给孩子提供便利的条件,让其正常成长而已,做完这一切之后,就应静观其变,谦恭地等待他们成长。
培养孩子内在为人和保护孩子内在精神健康的教育理念,不仅和学校、老师有关,同时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应当引起众多家庭和母亲的高度重视。
孩子是可以变得更平静、更善良的,而实践经验已为我们找到了这些方法和途径。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点:工作的有序性和自由。
完美地对工作进行组织是非常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自我发展成为可能,才能为孩子提供释放能量的途径,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有益的、平静的满足感。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工作或活动,自由才可能帮助孩子在所做的活动上达到完善的地步,才可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制力,而这种良好的自制力源于孩子身上镇静从容的这种新特质。
消除邪恶、使人变得完美是上帝的事情,我们人类无力做到,但是尽己所能,创造条件,培养孩子善良的美好特质却是我们可以努力做到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