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读后感1300字
思而不学则殆
胡思乱想并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
这本《直觉泵》不能算是一本大众的书,但也不是专业的哲学书,对于喜欢于阅读中思考的人们来说,如果有机会一阅,必会深有收获,至少于我是如此。
如何看待计算机?如何认识进化论?如何思考意识、自由意志、意义?更重要的是,如何思考“思考”本身?这些问题有确定的答案吗?对于涉猎了一些不同领域的跨学科书籍的朋友来说,包括我在内,有时候会可能产生一些无助感,所谓学而不思则罔,似乎这世界存在太多的不确定、不可知、无意义... 渺小的个人,如何在这复杂的世界,找到哪怕一点点的确定性?
作为一个以思考为生的哲学家,既精通哲学史,又拥抱最新科学技术进展的丹尼尔.丹内特提供了他的自然主义的相容论洞见。
几个印象深刻的直觉泵。
意向立场。认识事物可以有三个层面,物理立场、设计立场和意向立场。物理立场接近于科学立场,就是所谓底层逻辑源代码,比如计算机的底层就是0与1的算法。设计立场是一种结构和意图的角度,比如电冰箱是设计出来的,需要各种技术的积累,功能的意图和结构的总体设计。这种设计是需要条件的,比如你穿越到秦朝,你自己设计不出这么个东西来。除了上述两个立场,意向立场是人认识事物的一个综合的,顶层的,重要的角度。比如认识生物体的意向立场是自然选择。单个生物体渴了会喝水,性起会啪啪,这都是从人类的、外部的角度认识这个生物体的必要手段。这不同于解剖了生物后研究生物的血液循环,DNA等。这种意向性也不需要等到了解了一切底层逻辑和运行细节之后才可以产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经验主义的拿来就用,摸着石头过河。不清楚所有的石头在哪里,但河总是得过。
近似算子,物种形成于某个精确但又不为人知的时刻,近似估算即可,精确计较有时反而没有意义。
石头剪刀布,最好的套路就是没有套路。但在自然主义决定论下,人们仍然可以精彩的活一生。
万能酸,摧毁一切的达尔文进化论。尽管有许多的细节仍不清楚,但自然选择的进化论仍然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认识论,已经超越了科学,成为一种现代哲学的认识基础。
常识心理,人们无需正规教育就能拥有的一种能力。所谓街头智慧,并不见得比书本智慧来得简单浅薄。
拉波波特法则,批评他人的正确方式,就是要比他人还要了解他人。
相容论,自由意志相容于决定论与科学。脑神经科学对于人脑的研究有许多人无法完全控制意识的有趣结论,但人仍然可以拥有自由意志,那种不绝对的自由意志。
这本书思想很深刻,但写得并不艰涩。有的时候可能会感觉违反直觉,但细细一琢磨,又并不违反常识。丹尼特说要写一本人人都能懂的书,我不确定他的这本百分之百的做到了,但我确定我这个哲学门外汉很喜欢这本书。万维钢说科学不需要哲学,这我不见得完全同意,因为哲学就在思考当中,需不需要,已经在用了,自发或是自觉而已。
世界永远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但我们至少可以确定我们在思考,如何能思考的新奇而有趣?也许你需要一些直觉泵。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