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1000字
第一次看到曾仕强是在微博的小视频上,他讲述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对待同一件事时的不同做法,非常清楚地展现了两个国家的行事差异,中国人是在不伤大雅的前提下适度圆滑地将事情圆满解决,美国人则是按规矩刻板执行最终并没有让双方都开心地接受。文化差异是存在的,但是都有其产生的地域背景,如果真的将中国的那一套搬到国外,其实并不一定可行,而曾仕强在视频中说所的美国人规矩办事的法子也并不一定在该国是行不通的。
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哪怕是制度、法律相对完善的上海,除去大的制度性、工作类的事儿,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儿,依然是在和被中国传统观念彻底浸润的中国人打交道,这种时候就不由得感叹老祖先的机灵。如果说西方人的行事是遵循法规制度的直通通坦荡荡,那么中国人则有曲径通幽、曲线救国之感,让人心生“妙啊”之叹。所以智慧应该就是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吧。
本书的要传达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他并没有像卡耐基去分析人性的弱点一样告诉人应该怎么去和他人交流沟通,更多的是说人应该如何和自己相处,是属于一本让人向内看的书。他用的是娓娓道来的方式,讲的是朴朴素素的道理,表达的也是耳熟能详的规劝,甚至在部分章节有他自己的思考过程,看得有些琐碎,但我们总是知道却做不到。他说人有三个弱点:求生存、自私和求快乐。
求生存就是怕死,反正我挺怕死的。和初恋分手的时候,他有些担忧又有些自恋地看着我说:“你不会轻生吧?”现在不禁会心一笑,哈哈哈,我这么怕疼怕死的人,怎么样也不会想不开的。其实很多人怕死恐怕并不仅仅是因为死去后万事空和对生的眷恋,更多的应该是对还活着的亲人的眷恋。不过分的自私也是非常合理的存在,而快乐更是活着的重要意义。所以作者在书中给出的答案是:有钱时想别人,无钱时想自己;得意时不炫耀,失意时不诉苦;位尊时不虚妄,位卑时不讨好;势强势多助人,势弱时要自持;体健时应爱惜,体衰时多锻炼;年轻时要谦恭,年老时不固执;前进时想退路,后退时要救人;为主时不苛刻,附从时不逢迎;施舍时要舍得,受益时要感谢;有理时能恕人,错误时要坦诚。
作者是台湾人,研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在文中所提的这些答案乍一看特别像《菜根谭》和《小窗幽记》中教人做人做事的条款,又想感慨一声,哎,和大陆人相比,台湾人对国学的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