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反溺爱》读后感_900字

《反溺爱》读后感900字

溺爱不是爱

我们常说“惯子如杀子”。愈来愈多的中国家庭生活日渐富足后,陷入唯恐子女“受苦受累”的怪圈,阻碍了孩子的自然生长,结果导致了“巨婴国”的出现。罗恩·利伯认为“被宠坏的孩子有四个主要共通点:很少分担家务或其他责任、没有太多行为与作息规范、父母或其他人给予了他们很多关注与协助、拥有很多个人物品。”对照一下,恐怕你我都是一直“惯着”孩子的父母。

《反溺爱》是一本关于财商教育的亲子家教书。在今天这个高度物质化的世界,“钱”成为家庭中备受关注、无法回避的话题,但该如何跟孩子谈钱却仍旧让家长头疼。本书试图纠正一个认知偏差:家长以为钱很容易宠坏孩子,困惑如何教孩子花钱,不好意思与孩子谈钱,但其实钱是中性的,且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美好品格。罗恩.利伯强调:“每个有关金钱的问题都与价值观有关:零用钱与耐心有关;捐献与慷慨有关;工作与毅力有关;在“想要”和“需要”之间妥协或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节俭及精明有关。……只要对拥有的事务心怀感恩、愿意与别人分享、在让自己最快乐的事物上理智消费,不管孩子比别人拥有得多还是少,都不需要感到羞愧。这对孩子来说是金科玉律,对我们大人来说也是一样。”

消费社会,与孩子谈钱不是问题,也不会伤及亲子关系,反倒是讳莫如深遮遮掩掩的态度更容易让孩子迷茫。这本书以为什么要和孩子谈钱;如何开始和孩子谈钱;如何给孩子零用钱;如何让孩子聪明消费;如何不让孩子重视物质;如何和孩子谈捐献;为什么孩子得工作;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多少钱才够等9堂课的形式展开,教会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金钱以及用钱和花钱的智慧。“借由谈钱教会孩子重要的价值观,培养自控、乐观和坚毅的性格,这是财商教育的核心。”

不管你有没有溺爱孩子,从今天开始有意识的对她进行财商教育,让她逐渐明白如何对待钱,如何存钱,如何与何时要舍得花钱,就是在教她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受金钱与其他想影响她的人摆布。这是为人父母者的责任,这也是子女成长为一个大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反溺爱》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