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800字
读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
从来没想过一个作家是带着这样的真诚和激情完成作品创作的。对于他的经典巨著《平凡的世界》,作家路遥从开始时如何壮士断腕式地说服自己,到纠结、思考、论证如何运用现实主义精神而非现实主义名号来构思全篇,三年的资料汇集阅读消化,三年不食人间烟火的疯狂写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是何以成为真正的文学大家。一部辉煌巨著的完成,原本一开始就带着使命感,准备好拿青春拿生命来交换的。好神圣!
本书展现的与其说是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不如说是他创作精神的再现。他一直奉行 “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不完全是智慧的产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艰苦劳动的结果”,所以动笔前他阅读了前后十年的报纸,把手指快要翻得流血,他常常饿着肚子在写作,深入生活内部体验生活,观察飞禽走兽,确认植物生长的先后顺序……
他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仅严肃,而且苛求,迷信创作时那种深远的动力是来自他对往事的“回忆与检讨”。这种听起来都有点痛切的思考和感悟,也许成就了他文学大家的殊荣。谦虚得有些自卑的人,却在长达六年“豪迈的进程”中,建立起一种 “无榜样”意识,与妄自尊大毫不相干。怎样的魄力!
当然,因为本书内容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行文不免带有诸如“生产力,改革开放,对祖国贡献力量”等时代特色,后半部分的访谈和讲座内容也显得有些陈旧,但我们仍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如今不多见的严肃、认真和端正的创作态度,还有属于那一大时代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农村的爱的真诚。
总之,正是因为他的创作离时代、离土地、离劳动人民、离真正的文学那么近,我们才从中勾勒出一位崇尚现实主义的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创作,完美地实现了现实主义的理想。只可惜二十七年过去了,不管是世界还是中国社会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擅长思考时代的路遥却把自己不平凡的生命过早地丢弃在他那个“平凡的世界”上,太可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