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莱昂纳多、温斯莱特主演)》读后感1000字
巴黎是爱波的白月光,似乎举家迁往那里后就可以摆脱当下所处的空虚和无聊。
巴黎成了弗兰克的蚊子血,当他第一次从枯燥乏味的工作中体会到价值和认可。
空虚的可怕之处在于人们总想着用一个虚空来填补另一个虚空,造一个绮丽的梦,定一个远期计划,然后什么都不做,只等着它实现。在这条“革命之路”上,一切现实干扰都是灾难,譬如弗兰克职业生涯的变化,譬如一个计划外的孩子。她是疏离的,茫然地,永远活在别处。
房产经纪伊文斯太太则与爱波截然不同,她脚踏实地得让人敬畏。靠自己的头脑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支撑着全家的生活,她是紧绷的,克制的,随时活在当下。
一个抬头看天,却被脚下的石头绊得头破血流;一个只顾埋头走路,永远受困于身边的庸常——伊文斯太太失聪的丈夫和失智的儿子是对她这种生活态度最大的反讽,琐碎以至于嘈杂,压抑乃至于崩溃。
我不禁想,如果爱波的丈夫不是弗兰克,结局会不会好一些?
一个人格虚弱的男性,是无法承载如爱波这样理想主义者的托付的,她说去巴黎是为了成就他的自我,但她却没看出弗兰克根本就没有自我——一个真正拥有自我的人,既不会被去巴黎这样不切实际的目标蛊惑,也不会被诸如升迁一类眼下的利益绑架,他只做他愿意的事,并为之坚定不移。弗兰克并非这样的人,相反,出轨这样的事,却被他当成是男子气概的体现。他的内心只是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求父亲的认可。婚姻里,他渴望爱波的崇拜,事业上,他陶醉于权威的表扬。
爱波的幻灭,不仅仅是梦想的破灭,更多的是她意识到所托非人。
如果没有触及灵魂的托付,她也不会如此的决绝。
而谢普和米莉夫妇,则代表着大多数妥协于现状的中产夫妇。与弗兰克一样,谢普同样抱着原生家庭的遗憾,早年逃离殷实的家庭,无非是恐惧受制于母亲的控制。然而自降阶层的结果是,娶了一个骨子里他看不起的老婆,过着平庸而琐碎的家庭生活。
谢普非常清楚这一点,他明白自己放弃的人生并不会因为他与爱波的那场露水情缘而改辕易辙,他选择保持现状。唯一的抗争,是拒绝参与对弗兰克夫妇的非议,以沉默保持了自己的人格完整。同时也避免了另一场婚姻灾难。
人格的完整,自我的实现,并非一个梦想一碗鸡汤便能达到,也并非单靠世俗标准就能评判。诚如《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珍妮特.文森特所言:
我们总是以为,彻底改变之神迹在别处,但它往往就在我们身边。
有时候,它就是我们自己。
认清自己,才能爱护自己,善待他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革命之路(莱昂纳多、温斯莱特主演)》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