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000字
顾名思义,这是一本教人如何阅读的实用书,也是一本适合精读的好书。作者是美国的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艾德勒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查尔斯·范多伦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内容大幅修编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领衔的。
首先要说明的是,作者这本书是写给想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的读者。态度决定一切,阅读也是如此,作者认为阅读应该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作者还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他把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比作棒球运动中的“投手”与捕手,投手把球(想传递的信息)“发送”给捕手“接收”,捕手想“接住”多少完全看他在阅读时有多么主动以及他投入不同心思来阅读的技巧如何,所以如果你只是把阅读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或者获取资讯的渠道,那么你完全不必读这本书。
作者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基础阅读是阅读的初级阶段,只要认得字,有基本的读写能力即可;检视阅读则比基础阅读要上一个台阶,主要包括系统的略读或者粗浅的阅读,检视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对书籍有个大致的了解;分析阅读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者说是优质的阅读——你能做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如果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为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包含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对阅读者来说,要求也非常多,很显然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因为书中对四种层次的阅读有非常详尽的介绍,所以我就不再重复赘述了。
文中还用了大量笔墨教大家如何阅读不同读物,比方如何阅读哲学、社会科学、科学与数学、历史等等,方法具体有效,真可谓用心良苦。在文末附录二作者还提供了极为精简的文章作为四种层次阅读的练习和测验,以此增加读者的实践能力。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我想《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需要咀嚼与消化的书,也是一本需要分析阅读的书,很庆幸能读到这本书,让我能在今后阅读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