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纪念版)》读后感1600字
这本书是从学校图书馆里借的。第一次在图书馆里找到自己想看的书!以前都是看图书馆里有什么书,如果感兴趣,就借来读。知道这本书是因为那天中午我要播音,正好有道词典有条推送是介绍这本书,标题是“《风雨哈佛路》:Dream,but don’t sleep ”,我把整篇推送读了一遍,一是为了熟悉稿子,二是看到这个标题,我已经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哈佛,多么熟悉又陌生的字眼。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很好,也很受老师喜爱,小学六年级时还得过全年级综合素质第一名的奖状,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多么优秀。想必许多让家长以自己为荣的小孩们都被问过这个问题:“你以后想上什么大学?”大学?大学离上小学的我还太遥远,而且,当我要上大学的时候我的成绩还会很好吗?当时的我是那么自信,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所以面对这个现在的我觉得有些可笑又毫无意义的问题时,当时的我表现得很严肃,甚至自己还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脱口而出四个字“哈佛大学”,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天真又无知啊!我也不知道自己那么小,是怎么知道哈佛大学的,也许是从电视上看到的,也许是听大人们说的。
坐在教室里上晚自习的我看了看四周,觉得自己现在读的大学简直是一个笑话,我不想拿她与哈佛做比较,因为以后她也会成为我的母校,也因为她与排名世界第一的大学实在没有可比性。我回忆起小时候我对于哈佛大学的了解好像也仅仅只有“哈佛”两个字而已,我并不了解哈佛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大学,不了解哈佛究竟在美国具体什么地方,更不了解一个人到底要多优秀才能进入哈佛。但我当时怀着一颗“我要上哈佛”的心买了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不过我记得买回来后我并没有怎么翻看那本书,随着后来初中、高中,我的成绩越来越差,这本书上堆积的灰尘也越来越厚,哈佛也离我越来越远。其实我现在也对哈佛大学也不了解,但我了解的是:像我这样光说不做、喜欢拖延、害怕困难的人是绝对进入不了哈佛的,别说哈佛了,就连普通的双非一本大学都不会给我机会。现在的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就觉得羞愧。
我也很想改变自己,所以才会阅读《风雨哈佛路》这本书,希望从这位最贫穷的女孩最勇敢地考上哈佛的经历中受到鼓舞,得到成功的秘诀,可现实却恰恰相反。这本书共分为十二章,几乎前面十章都在描写这个女孩所经历过的难熬的日子,直至第十章末尾讲到这个女孩上了一所预备学校,她才慢慢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原来可以变得很好,原来过去自己一直厌恶的学校生活才真正能使自己活得更好。
书中的每一章节都是作者生活的一个阶段,虽然前面的章节是痛苦的,但作者也会在其中寻找到快乐、寻找到自由,只是美好的时光总是十分短暂。这可能也是作者成功的原因之一吧,就算生活已经没有了希望,她也会顽强的谋生。她还有一群支持她的朋友们,她的灵魂并不孤独!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是伊娃描述着她理想的大学:“那里一定要是一个我能把自己锁在屋里安安静静读一天书的地方,一个真正是学习天堂的地方。哦,对了,还有,一定要置身于自然,远离城市;一定要风景如画,绿荫环绕。”基本上,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所选择的大学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许多人现在已经忘记了上大学的真正目的,包括我。终于逃离高三紧张的复习后,我们进入了比高中轻松太多的大学,这里没有整天吼你骂你的班主任,也没有陪你熬夜刷题的父母,更没有那一张张满天飞的试卷。刚开始,你认为进入了大学就像进入了天堂,你觉得自己可以安排好一切。可是你错了,你的自制力太差,起床起得越来越晚,睡觉也睡得越来越晚,书看得越来越少,手机玩得越来越多,拖延症越来越严重......此时的你还记得当初那个立志说要在大学里好好学习,然后考上一所985、211的一流大学的研究生的你吗?
转眼间我马上就要大三了,是时候清醒了!还记得你和爸爸的约定吗?希望你不要让爸爸妈妈失望,也不要让自己失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风雨哈佛路(纪念版)》读后感_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