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_1100字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1100字

“中国文化如此博大精深,随便摘取一点,就可洋洋洒洒,功成名就”,‘叫魂’便是这句话典型的例子。这本书透过“叫魂”这一民间巫术恐慌现象,对整个古代官僚体制进行剖析。正像译者所说:孔飞力着力要做的,是在讲述这一系列故事时,把蕴藏在“盛世妖术”现象背后的种种时代的、政治的、社会的的及文化的涵义写出来。

当我抱着读趣味历史的心态阅读至三分之二的时候,我发现此书哪有那么简单,仅仅以读故事的角度读这本书,远远辜负作者编译此书的初衷。作者实在是个会说故事的人,就本身情节而言这本书已经是够精彩,将一系列稀奇古怪、扑朔迷离的故事案件作为故事被串联起来,极大的满足了读者对巫术文化的窥探欲。有人说此书的最大“迷人”之处在于:子虚乌有,却又无处不在。这句话是对“叫魂”这一巫术文化最恰当不过的概括。后记中译者说道: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会联想到自己所亲身经历过的许多事情。不仅是对译者,对我这名普通的读者而言,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数次震撼原来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早已被人如此透彻的进行研究。说说我关于“叫魂”的亲身经历,小时候,如果每次生病吃药打针都没用的话,我定会被家里老人判定为“被吓住了,得去看先生”,这里的“先生”便是指“巫术之人”。之后奶奶定会在这位“先生”的指点下为我“叫魂”,具体做法便是奶奶在门外喊:“孩儿魂丢了回来吧”“孩儿去哪玩记得回来吃饭啊”,我妈则会在门内应答:“回来了”“回来了”,如此反反复复几次,便完成了所谓的“叫魂”。所以当书中具体描绘到这一情节的时候,我很吃惊,本以为这只是属于我的儿时迷信,却没想到早早已被人放到台面上研究了。所以啊,多读书,它总是能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者在讲述“叫魂”故事的过程中,也更多注重讨论背后的历史意蕴。如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徙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革等都可以透过“叫魂”的故事窥知一二。如果仔细研读这本书的话,完全可以将这本书当做趣味性、知识性并存的史学读物。最近《万历十五年》很火,看到很多书友都在读,我也忍不住放进了书架。译者在此书的后记中也对两本书进行了若干比较,不同之处很多,而对于我们读者而言,只有先去仔细品读完这两本书,之后才能对二者做一番评价、才能有一番收获。

虽然这本书读完了,但其背后的学术价值却是我一时半会难以参谋透的。但说实话我也不是个喜欢捉摸学术的人,所以全程压力较小,读的很开心。总得来说,如果你是历史爱好者、又或是对社会现象感兴趣,那么对你来说,这一定会是一本你难以错过充满趣味性的优秀历史著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