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戴维斯王朝》读后感_1800字

《戴维斯王朝》读后感1800字

这本书讲述了戴维斯家族,戴维斯,谢尔比,克里斯和安德鲁。一直秉承了七二法则的投资理念,如果是在50年前以一美元投资于美国股市,按照15%的复利的情况下,50年之后将达到一零二十四美元。
罗斯柴尔德在这本书里面总结了十条戴维斯家族的投资投资理念。但从我的角度来讲,与巴菲特格雷厄姆的三大价值投资投资基石:“市场先生,安全边际和内在价值”基本上都是一一吻合的。避开市场先生的非理性狂热,以相对较便宜的价格购买,购买低增长率低估值的价格的公司要比购买高价格高增长率的公司要更加安全。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无法确切预测公司未来的增长率。
20世纪20年代,凡是股票中含有电子,60年代中含有数据,然后在90年代含有.com的字样都受到了投资者非理性的狂热买进。而在这而这与2015年时期的创业板的狂热,又有诸多的类似之处,最后往往是一地鸡毛。如今在科创板创立前期,很多人认为科创板能够是一个很好的这种投资机会,但是如果说是以格雷厄姆巴菲特的角度来看任何投资品种,或者说是公司,如果说他的价格交易价格大大高出他的这种内在价值的话,买入的那些投资者,会收获自己种下的苦涩的果实。
这本书里面有关于戴维斯的投资历程,引起我的几点思考。
第一点就是戴维斯对于杠杆的利用,大部分情况下,戴维斯做交易的时候往往会以自己实际持有资产的两倍来进行下注购买股票,即1:1的杠杆,而这就在一定的这种情况下,也确实未来为他带来了极大的这种利润,但起码有两次,比如说,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他的总资产缩水的很严重,也是因为杠杆的原因,从我的这个角度出发。应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杠杆,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末所出现的这种极端情况,大部分股票下跌了90%,即使我只有一倍的杠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我不能补仓,在它下跌百分之50左右,这种情况下我就已经破产了,而利用这种杠杆,更多的是应该是像巴菲特一样,利用这种永远不需要偿还的杠杠比如说浮存金,而如果说是存在警戒线或者平仓线,类似于像融资融券之类的这种杠杆,我认为是应该极力去避免使用,应避免被杠杆杀死或者干脆不使用杠杆。关于这一点的话,我想更愿意用这样一个比方:一个俄罗斯轮盘赌,我有千分之一,或者说是1%的概率,会倾家荡产,那我会不会去玩这样一个游戏?我想最后我的回答应该是我绝对绝对不会去玩这样的游戏,悬崖上有一颗钻石,我需要离多近才能把它拿走,答案应该是,离悬崖越远越好,绝对不要去取,如同古老的寓言一样:农夫说:“只要我知道我有可能会死在哪里,我是绝对不会”。
第二点,戴维斯在自己的投资组合里面,最后移交给他的下一代的时候,里面还存在着两三千万美元的债券组合,但在这两三千万的债券组合中,它并不是美国国债,而是一些类似于长岛照明的垃圾债券,这些垃圾债券的糟糕表现,就提醒我们,任何盲目的选择如同盲目的选错公司一样,都是代价高昂的。文中没有提到为什么戴维斯要购买这些垃圾债券,我想这与当时垃圾债券的高票面收益率有很大关系,就和p2p平台一样,尽管收益率很高,但如果债务人无力偿还,那还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三点,戴维斯的投资组合里面有1/4是分布于不同的行业不同规模全球大概1500家公司,然后这些公司与戴维斯一直没有摆脱的持有一千股的习惯有关系,既所谓的“惯性”,而这与理查德泰勒在《错误的行为》书中所描述的,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再去改变它,往往是很困难的。作为我个人,更愿意把所有的资产投资于不超过十家,最好是五家以内的公司,来集中自己的这种注意力。书中也提到,他的大部分的盈利来自于极少数的超级赢家,类似于美国国际保险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我在投做投资决策的时候,更多的是不是应该采用一种打卡器的方法,在这个纸板上,我的一生中只有有限次的投资机会,让我能够慎重的对待每一笔投资。很多时候我要审视自己的投资组合,避免去臆想一个观点,再去为这个观点寻找论据,往往我要反思自己有没有犯下这种“惯性”?以及如何改变我的这种“惯性”?2019年以来,A股从最低点2440上涨到目前的2994点,上涨幅度较大,牛市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了,在这种大形势下,一些概念题材股在资金的推动下取得了不俗的涨幅,甚至于很多优秀的公司股票价格跑输指数已经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我坚信熊市我们能耐得住寂寞,在牛市也要守得住繁华,相信公司的内在价值成长,坚守自我,最终必能享受到时间玫瑰的芬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戴维斯王朝》读后感_1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