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超值金版)》读后感800字
虽然看完了,但还是有些云里雾里。钦佩斯密300年前对社会有这样的见解。《国富论》涉及到了很多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它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交换时的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人性的自然现象。
《国富论》分为五篇,第一篇讲分工和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只有本身价值绝对不变的劳动,才是最终而真实的标准,一切商品的价值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可以用劳动来衡量和比较。
第二篇讲资产的性质和资本积累。资本分两种:流动资本和固定成本。
第三篇讲财富增长,通过分工合作,乡村向城市提供生活资料和加工原料,城市向乡村居民返回一部分加工产品作为回报,两者的收益是共同和相互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商品交换,这样双方的财富都有所增加,财富自然增长。
另外,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建立了秩序和良好的政府
第四篇讲政治经济学内容,斯密在贸易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商业上的垄断与限制(包括退税与出口奖金)。斯密认为,享有这种国内市场垄断权的各种产业,往往受到极大鼓励,并且使社会较大部分的劳动和资本转到这些产业上来。但这样做能否增进社会总产业,并引导其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也许并不十分明显。
第五篇将君主与国家的收入,斯密认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主要分为四个不同的种类:1﹒是国防开支。君主的首要职责在于保护社会不受其它独立的社会侵犯。只有依靠军队才能完成这一职责。2﹒是司法开支。君主的第二个职责是尽可能保护社会成员不受其他成员的欺侮与压迫,即设立严正的司法机构。3﹒公共工程的开支与公共机构的开支。建立和维护某些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而这类机构和工程的属性在于,如果由少数人办理,他所得利润绝不能偿还其所支出费用,所以,这种事业要由政府建立和维护,这也是政府的义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国富论(超值金版)》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