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如懿传(1-5)》读后感1300字
《后宫·如懿传》
一、
如海鸥与波涛相遇一般,
我们邂逅了,靠近了。
海鸥飞散,
波涛滚滚而逝,我们也分别了。——题记
愿如懿的生命像夏花一样美丽,愿死亡像秋叶一样静美。可她终究还是不瞑目,谁不愿做皇上的宠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可谁也抵不过芳华已逝,韶华已过;谁也抵不过机关算尽;即便如此,如懿的最后终不过是心累,心殇,心死。回首往事,谁曾想过,彼此最终面目全非。她是可怜的,可谁又不可怜,就像嬿婉,皇上曾道,“嬿婉极好,念来口舌生香。是哪个嬿婉?”又如南朝沈约的《丽人赋》中说,“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 。” 嬿婉原是那个嬿婉如春的丽人。如懿生前,她拥有宠爱、位分、儿女、荣华和众人艳羡而恭顺的目光。唯一所缺的,只是一个皇后的名位。如懿自裁,她终究未能如愿,筹谋已尽,却不过了结于数十年的恩怨生死,夹杂着一个女人的宠遇与野心,在唇齿和唾沫间一一吐出。
后宫之路虽然熙熙攘攘,却十分落寞,因为没有人去爱它。谁不过是后宫中的一蓑烟雨,一芥红尘?
二、
我们看错了世界,
反而说它欺骗了我们。——小记
我们不得不面对生离死别;但更可怕的是曲终人散,物是人非。皇上早已不是年少时的弘历,青樱亦不是。
权力之上,高高在上的皇上,享尽荣华富贵,却使仿若“满是理智的思想,有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刀,”让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
鲜红的沥血洒满皇宫,最终他也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怆然独坐,颓颓无语,只在浑浊的眼中漾满疲惫与伤感。他也会听见忧郁的心后面有东西在沙沙作响——
可他看不见它们,看不见它们。这便是不言而喻的悲哀,无疾而终的悲允。某刻,他便犹如泰戈尔诗集“小狗怀疑宇宙密谋篡夺它的地位。”如此可笑,却又如此魂牵梦萦。
谁都逃不过时间的利刃,杀死了你,我,她。
流潋紫所描述的故事令我忆起了那些漂流在生、爱和死之溪流上的其他时代———
我想当如懿半倚着危危红墙时,当她的手心全是潮湿的冷汗,涔涔地洇湿了掌心的每一条细纹时,当她的膝盖酸软如绵,那种虚脱的无力感排山倒海吞袭而来。 这时她定会泪流满面,无言,却铿锵有力地一掌,又一掌,重重地拍在墙上。这令她一点也不想靠着这堵临渊般的红墙。以掌心的刺痛,软弱的力量,来撼动这一切。她也会想我所想,想到那些已被遗忘,而后感到了想离开尘世的自由。她这一生,从未如此发疯般地想要出去。
权力对世界说:“你是我的。”
世界便把权力囚禁在自己的宝座下。
爱情对世界说:“我是你的。”
世界便让爱情在自己的屋子里自由出入。
三、【小结】
可这也是人生不是?
苏轼曾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们都犯过错,都有说出或埋藏于心的对不起,有过欲语泪先流,也曾经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孤身一人的悲凉,感慨万千,时光流逝,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到头来,终不过是自作自受,抑或看淡了,烟消云散。缓缓呼出人生真谛:
生命如横越大海,
我们都相聚在这小船上。
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后宫如懿传(1-5)》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