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读后感800字
花了几天时间来阅读这本具有革命色彩的书籍,现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之前很少阅读有关革命的书籍,现在的我,或许就像主人公林道静开头被马克思主义冲击她的资本主义幻想那般,有一种与先进思想相见恨晚的感觉吧。高中时期学习历史,对书中事件也不太了解,教师说起革命,我的脑海难以闪现其中的腥风血雨。幸读杨沫先生这本近似于自传的小说,领悟个中精神信仰。
林道静、林红、徐辉、卢嘉川、许宁、罗大方、李孟瑜、刘大妈等人就是革命年代许许多多致力于改变国家危亡的有志之士的缩影,她们不甘压迫,勇敢地奋起反抗,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叫生与死都变得更有意义。革命道路艰难险阻,有正义光明的,自然存在腐朽黑暗。余永泽追求名利,懦弱胆小,郑君才受资产阶级诱惑而叛变,还有背后“吃人”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导致了许多优秀同志的牺牲。但是党徽下千千万万个同志是杀不完的,一个倒下了,另一个拿起了他的枪继续奋斗。她们把集体主义置于个人主义之上,舍小家,保大家,为进行革命事业而光荣。知识分子、工人、农民等等团结起来,横扫封建帝国主义,杀出了一条新中国的血路。
我们享受着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恩赐,即便我们不是同一个时代,党却将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地位,在国家危难时,身为一个国人,自应有责任肩负起救亡的使命。抛弃杂念,无畏斗争,兴许说起来太简单,置身于当时,我也不清楚自己会是个懦夫逃兵还是个平凡却坚毅的革命者。这也许也是我为什么读了此书后觉得羞愧,处在温暖的和平年代,作为一名党员不再需要把生命作为底线来卷入纷争之中。但是党永远领导着我们走向更好的国家蓝图,像母亲对待孩子般扶养、教育我们。因为有了伟大党员和前辈们的努力,我们的青春之歌不是壮丽的,而是温婉的。当下我们应该缅怀历史,感恩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谋求更好的发展,致力于实现红色中国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青春之歌》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