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天记》读后感1200字
看到457章实在是没钱继续看下去了,就像以前看《死亡通知单》时那样,这些都是长篇巨制,榨干我们这些贫民所有的书币还读不完,而且微信读书还更改了兑换书币的规则,简直比周扒皮还吝啬。这明显就是官逼民反的节奏嘛,以后谁还要继续用微信读书?所以《死亡通知单》后一半我是听有声书的;《择天记》后一半我是直接去网页上读的,现在终于读完了。以后能不用微信读书就尽量不用了。
虽然之前我写的那么多评论都是在指出作者的疏漏,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废寝忘食地读完此书。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某些巧妙情节的设置,令人叫绝。除了男女主角以外,像唐三十六、商行舟、折袖、圣后、苟寒食、别样红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巧妙的情节比如陈徐二人在周园相识时对彼此的评论、陈商决战时突然抽出了唐三十六藏起来的剑等,伏笔埋了很久,所以写出来就很有戏剧性。此外,作者杂糅影射古今中外各种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甚至社会现象的情形颇多,这是一种奇特的阅读体验,有时候觉得新奇有趣,便会心一笑;有时候觉得生硬荒诞,又不免鄙夷。
抛开情节里有时前后矛盾的瑕疵不提,作者最大的弱点在于文字功力。甚至连取名字都取得没有新意,比如离宫、离山、苏离;关白、关飞白;相王、相族等等,就不能换个字用用吗?像我这种一目十行的读者每次读到这种两者一起出现的情节就被迫放慢速度。
此外,作者用了太多重复的表述方式,例如“看着他就像看着一个死人”,光这句话就不知出现多少次了,每次看到,唯有摇头苦笑。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特别是在描写恐怖威压来临的时候,那些极端的用词总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一点很像倪匡写的卫斯理系列,看过的读者应该能理解我的感受。如果第一个出现的敌人已经被你描写得最可怕了,那第二个敌人怎么又能是最可怕的呢?更何况第三个、第四个都是最可怕的。陈长生一共遇到过多少个敌人?每个都是生死关头,每次他都大难不死,这种夸张的描写,让人有种感觉,仿佛蓄势太久的一张弓,第一次拉是绷紧,第二次是绷得更紧,第三次已经紧得不能再紧了,第四次还这样拉的话,只能使它疲软了,因为重复已使效果大打折扣了。作者还爱使用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在人物二次或三次出场时,用与第一次相同或相似的描写来烘托气氛,比如王破,耷拉着肩膀,寒酸的眉毛,好像账房先生。重复一两次确实有效果,次次都重复就只能让人怀疑作者在凑字数了。如果这些人物出场时能更简洁一些,我们这些读者也可以少浪费一些书币。
还是那句话,虽然瑕疵不少,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我第一次看猫腻写的书,现在又找了一本《朱雀记》打算看看。《择天记》的电视剧还是不要看了,我跳着看了不到三分钟,就已经彻底否定了。真不知如今的电视剧都是怎么拍出来的,是导演还是观众脑残了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择天记》读后感_1200字